西藏成功培育高原咖啡,六年攻关突破种植技术瓶颈

西藏成功培育高原咖啡,六年攻关突破种植技术瓶颈

在拉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温室中,一株株咖啡树长势喜人,枝头挂满鲜红果实。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的科研人员赵贯飞一边认真记录生长数据,一边兴奋地表示:“经过六年的引种试验,我们终于在高原环境下成功实现了咖啡的规模化种植,果实品质表现优异。”近日,西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实验基地在高原咖啡

中国聚变公司:高温超导技术加速“人造太阳”商用进程

中国聚变公司:高温超导技术加速“人造太阳”商用进程

在近日举办的2025浦江创新论坛未来能源专题研讨会上,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立波指出,尽管可控核聚变技术正逐步走向商业化,但目前仍面临多项科学与工程技术挑战,需持续推动关键环节的突破。本次论坛汇聚了ITER国际组织副总干事罗德隆等多位专家,围绕聚变能源的未来路径展开深入探讨。可控核聚变被誉为“人造太阳

临港青少年AI赛事启动,四大赛道展现少年科创力量

临港青少年AI赛事启动,四大赛道展现少年科创力量

第八届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大赛及全国邀请赛近日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拉开帷幕。本届大赛以“人工智能从娃娃抓起”为核心理念,自今年四月启动以来,吸引了全国范围内众多青少年参与。赛事设置四大核心赛道,在两天内陆续展开角逐:9月20日进行的是鼓励自由创造的“AI创无界”和聚焦智能生活应用的“AI智创

空气藏匿生命密码:环境DNA技术开启生态监测新纪元

空气藏匿生命密码:环境DNA技术开启生态监测新纪元

在看似空无一物的空气中,其实潜藏着无数生命的独特印记。动物脱落的皮屑、植物飞扬的花粉、真菌散播的孢子,乃至人类呼吸时排出的微小颗粒,都可能将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释放到大气中。如今,科学家已能通过采集并分析这些漂浮在空中的环境DNA(environmental DNA, eDNA),快速识别某一区域内曾有哪些生物活动,甚至揭示物

浦江论坛科创成果涌现,中外项目共拓未来产业

浦江论坛科创成果涌现,中外项目共拓未来产业

9月21日,上海张江科学会堂内,2025浦江创新论坛尚未正式开幕,一楼两大并行展会已率先掀起科创热潮。左侧的“InnoMatch技术转移大会”集中呈现前沿科技成果转化,右侧的“WeStart创业投资大会”则汇聚全球创业项目路演,共同聚焦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上海先导产业与未来战略方向。1.机器人也秀身材,走到老外展位

四川突破高纯钼粉制备技术,建成全球最大4N级生产线

四川突破高纯钼粉制备技术,建成全球最大4N级生产线

在日常生活中,从液晶显示屏、半导体芯片到太阳能电池板,许多高科技产品的制造都离不开一种关键材料——高纯钼粉。它不仅直接影响产品性能,也关乎供应链稳定与成本控制。在近日召开的2024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由成都虹波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牵头,联合四川大学、虹波钼业、鼎泰新材料共同完成的“高端溅射靶材

日本团队研发高灵敏柔性光学传感器,响应仅33毫秒

日本团队研发高灵敏柔性光学传感器,响应仅33毫秒

日本庆应义塾大学的研究团队近日在《光学快报》上发表了一项创新成果:他们成功开发出一种柔性光学触觉传感器,能够同步感知压力的位置与大小,并兼具高灵敏度与优异稳定性,其响应时间最快可达33毫秒。该技术有望应用于下一代机器人触觉系统、高精度医疗检测设备以及反应更敏捷的可穿戴电子产品中。研究团队制作出一款尺寸

空间数据安全迎革新,AI与区块链构筑防护体系

空间数据安全迎革新,AI与区块链构筑防护体系

在万物互联的今天,从智能手机到智慧城市,从物流导航到灾害预警,空间数据——即记录地理位置信息的数字化足迹,已成为支撑社会运行的核心要素。它不仅能够回答“何处”,更能揭示“何时”“何人”甚至“为何”,从而赋能预测、决策与系统优化,广泛应用于国家安全、精准农业、气候监测和智慧管理等关键领域。然而,随着空

杜克大学研发新型显微镜,单次成像兼顾大视野与高分辨率

杜克大学研发新型显微镜,单次成像兼顾大视野与高分辨率

美国杜克大学研究团队近日在《光学快报》上发表了一项突破性进展:他们开发出一种名为“PANORAMA”的新型显微镜系统,能够在单次曝光中直接获取大视场、高分辨率的图像,无需逐点扫描或机械调焦。该系统成像范围可达硬币大小,分辨率高达亚微米级,单张图像像素达千兆级别,清晰度远超普通智能手机摄像头10至50倍,有望为生

AI与制造深度融合,“无人科技”加速走进现实

AI与制造深度融合,“无人科技”加速走进现实

在安徽合肥举办的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上,人工智能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成为最大亮点。从舞台上的机器人乐队默契合奏,到展厅中各类智能终端与观众自如互动,曾经停留在概念中的“无人科技”,正以丰富形态走向真实应用场景。一家深圳企业带来的人形机器人吸引了众多目光。它不仅能与观众流畅对话,还能通过识别语音、动作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