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港青少年AI赛事启动,四大赛道展现少年科创力量

发布时间: 访问量:8

第八届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大赛及全国邀请赛近日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拉开帷幕。本届大赛以“人工智能从娃娃抓起”为核心理念,自今年四月启动以来,吸引了全国范围内众多青少年参与。赛事设置四大核心赛道,在两天内陆续展开角逐:9月20日进行的是鼓励自由创造的“AI创无界”和聚焦智能生活应用的“AI智创未来”;9月21日则迎来注重系统协同的“AI智能协同”和考验实战操作的“AI无人机”项目。

在“AI创无界”赛场上,来自小学四年级的李熙哲与队友合作,自主设计并制作了一台用于抓取星环结构的机器人,其关键部件机械臂运用了3D打印技术成型。而在“AI无人机”比赛现场,选手们将前沿无人机技术与日常场景相结合,在实操中激发创新思维。

除了技术呈现,参赛选手也展现出对社会需求的敏锐洞察。来自上海市开元学校的12岁学生张栩帆,在“AI智创未来”赛项中开发了一套面向独居老人的居家安全监测方案。该系统通过智能手环与监测设备联动,可及时检测老人跌倒、厨房火源未关闭等安全隐患,体现科技服务人文的深层价值。

“AI创无界”赛项负责人指出,该赛道的特色在于不限制参赛器材,鼓励学生突破框架,自主搭建能完成各类实际任务的机器人系统。据悉,该赛道已吸引从小学至高中多个学龄段学生广泛参与,成为激发青少年工程思维和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

今年新设立的“AI智创未来”赛道,则着重体现“AI+”融合理念。赛事组织者表示,其目标在于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探索人工智能与机械控制的结合点,将学科知识转化为可运行、可交互的智能实体。

“AI智能协同”赛项则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大语言模型、结构搭建、编程控制、图像识别与机器学习等技术,通过人机协作完成指定场地任务与主题创新项目,全面锻炼其系统设计与AI应用能力。

“AI无人机”赛道强调实战与应变,比赛任务现场发布,选手需在限定时间内完成策略设计、设备调试与飞行优化,对团队协作和临场决策提出较高要求。

作为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旗下重要的青少年品牌赛事,本届大赛以上海为核心,联动长三角乃至全国资源,构建覆盖从幼儿到大学全学段的竞赛体系。其中,面向大学生的“AI应用创业实战”赛项暨首届“燕缘·滴水湖”大学生AI+国际创业大赛,将于10月18日在临湖举行总决赛,聚焦智慧文旅、家居、社交、教育、城市、商贸六大场景,通过四阶段选拔推动创意落地。11月8日,大赛嘉年华暨颁奖典礼将于临港少年宫举办。

临港新片区团工委相关负责同志表示,成功承办本届青少年AI创新大赛,是临港推动科创教育、构建创新生态的重要举措。大赛不仅为青少年提供了展示AI创新成果的舞台,也强化了新片区作为科技创新高地的吸引力。未来,临港将持续打造支持青年创新创业的服务平台,助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核心区。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