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传统米粉产业 中国特色小吃加速走向世界
在广西柳州举办的2025中国米粉企业产需对接大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与行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将传统米粉这一特色小吃打造成为现代化大产业,并推动其走向更广阔的国际市场。
本次大会作为国际米粉产业博览会的重要环节,汇集了120余家米粉生产及设备制造企业。展厅内香气四溢,柳州螺蛳粉、桂林米粉、常德米粉、水城羊肉粉等各地特色米粉同台展示,呈现出一幅丰富多彩的中国米粉文化画卷。
智能装备展区成为全场焦点。一款能够进行语音交互的智能售卖机吸引众多参观者驻足。这台由来宾市桂创智能设备有限公司研发的设备,可根据顾客指令自动完成点单和烹煮,仅需两分钟就能制作出一碗地道的柳州螺蛳粉。企业负责人透露,该设备已实现24小时无人值守,并能烹制多种类型米粉,在展会期间已与多个省市客商达成合作意向。
这款智能设备的发展历程,正是科技推动米粉产业升级的生动体现。自2014年袋装螺蛳粉实现工业化生产以来,这碗小米粉已串联起覆盖农业、食品加工、电子商务等环节的完整产业链,年产值达数百亿元,产品远销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螺蛳粉成功经验的带动下,广西各地正积极推动本地特色米粉产业发展。桂林米粉加大推广力度,南宁老友粉推进标准化建设,防城港发布海鲜粉地方标准,玉林市则着力打造牛腩粉产业体系。
业内专家预测,2026年将是中国米粉开拓国际市场的关键之年。桂林花桥荣记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黄超指出,当前中国米粉在海外市场潜力巨大,但普遍存在“有品类无品牌”的状况。他介绍,通过研发小型化即时鲜榨设备,企业成功解决了米粉保鲜储运的技术难题。除了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和国际化运营能力也是产业“出海”的重要支撑。
为助推产业发展,柳州市依托高校科研力量建立技术创新中心,制定面向国际市场的团体标准。在国家层面,已形成“国家—省—市”三级政策支持体系,将米粉加工业纳入重点发展规划。各主要产区也纷纷出台专项计划,通过资金补贴支持智能化改造,搭建产学研平台,推动“技术+市场”双轮驱动,为这一传统产业注入新的发展动能。
更多文章
-
进博会展示AI新图景:智能科技赋能基建与医疗升级
本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科技展区成为关注焦点,多家国际知名企业集中呈现了人工智能在基础建设与健康医疗领域的最新应用成果。在工业制造板块,德国科技企业西门子推出了面向中国市场的生成式工业AI辅助系统,该技术率先应用于汽车智能制造环节,有望将编程周期缩短近三分之一。同时,西门子还与国内金属建筑企业共同研发
-
人工智能驱动出行变革,智慧交通驶入快车道
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战略部署,交通运输部等七部委近日共同发布《关于推进“人工智能+交通运输”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到2030年建成智能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推动我国交通运输智能化水平进入世界前列。一、助推示范通道通行效率提升20%左右人工智能与交通运输的深度融
-
智绘环卫新画卷:2025国际AI机器人大赛落户深圳
一、用前沿技术赋能城市环卫,以创新应用引领未来一场以智能技术重塑城市环境管理的国际性赛事——2025深圳国际人工智能清洁机器人大赛,将于11月下旬在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拉开帷幕。这项盛会由深圳市城管局、工信局、科创委、交通局等多个政府机构共同筹办,旨在搭建全球化的技术交流平台,推动人工智能与环境服务领域的
-
蔡昉:人工智能助力高质量发展需制度保障与改革推进
当前,全球范围内掀起人工智能投资热潮。有美国学者指出,该国今年九成以上的经济增长源于人工智能领域的投入。近日在杭州举行的太湖世界文化论坛·钱塘对话活动中,人工智能成为焦点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顾问蔡昉在会上表示,人工智能兼具革命性与泡沫性,但无论何种属性,当前的投资浪潮已不可逆
-
AI赋能宠物产业 它经济迎来新增长空间
随着人工智能等科技不断进步,中国以宠物为核心的“它经济”正迎来全新发展机遇,展现出广阔的消费前景。在北京,一系列围绕宠物友好的举措正在落地:部分公园试点设置宠物专属活动区,配备草坪、戏水设施及游乐装置;宠物时装周吸引海内外品牌参与;特色小镇规划将宠物产业列为重点,推动全链条布局。这些举措显示城市正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