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智能终端产业图谱:数据解码万亿级集群创新密码
在全球科技巨头相继发布新品的九月,智能终端产业再度成为市场焦点。而支撑这些创新产品从概念走向现实的,正是东莞这座隐藏在全球智能终端制造网络背后的重要城市。合合信息旗下启信宝近期发布《全国产业集群大全》东莞专题,从数据视角揭示这一区域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电子信息产业汇聚超2.5万家企业
东莞构建了一个由专业化镇街组成、分工精细的产业生态网络。根据启信宝数据,该市已形成多领域、多层次的重点产业集群布局。其中,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成功入选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自2023年起,东莞更有潮流玩具、数控装备、食品制造等八个产业陆续跻身广东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仅2025年就有四个产业入选,展现出持续且细分的发展活力。
作为东莞第一大支柱产业,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聚焦通信设备领域,汇聚企业超过2.5万家。这里不仅聚集了华为、OPPO等知名企业,还培育了立讯技术、天域半导体、先之科半导体等1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凭借多年技术积累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体系。
从产业链结构看,东莞在上中游环节实力突出。上游电子材料领域,天域半导体等企业表现亮眼;中游环节覆盖主动与被动元件,在封装测试、光电器件等领域形成产能优势,代表企业包括安世半导体、易事特集团等。2023年底新成立的光楚科技、光茂科技等企业,依托国资背景快速成长。
下游应用环节企业数量庞大,消费电子、通信设备、物联网三类场景企业占比超过全产业链的50%。高度集中的应用场景使智能终端产业成为电子信息领域的关键细分赛道,持续带动芯片、显示、通信等环节的协同创新。
二、智能手机、眼镜、耳机等多元终端刺激产业活力
东莞的智能终端制造底蕴深厚,早在上世纪就为诺基亚等品牌代工。《东莞智能移动终端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白皮书(2025年)》显示,如今全球每五部手机中就有一部产自东莞,这一产业已支撑起万亿级市场规模。
启信宝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东莞智能终端产业集群共汇聚超过2万家企业,包括24家上市公司、1430家科技认定企业及135家大型企业。除了智能手机这一传统优势领域,在VR/AR、可穿戴设备等新兴赛道也实现快速拓展。
数据显示,在VR/AR设备方面,智能眼镜类企业数量最多,超过VR头显、AR眼镜和VR摄像机三类企业总和;在可穿戴设备领域,TWS耳机相关企业超过100家,位居榜首,其次为智能手表与手环。从应用场景看,工业制造类企业数量领先,影音娱乐类紧随其后,商用影音产品成为主流。
空间布局上,东莞形成以松山湖高新区和长安镇为双核心的产业格局。松山湖侧重集成电路设计,长安镇作为“手机小镇”由头部企业带动约2000亿元产业规模,滨海湾新区则在光电器件与半导体封测领域形成新的增长极。
东莞智能终端产业的真正优势,不仅在于雄厚的中上游基础,更体现在积极拥抱AI技术、布局智能眼镜、手表、耳机等新兴终端的创新能力。启信宝依托企业资源优势,构建了覆盖300多条全景产业链、3000条细分链条的数据库,持续为产业分析提供数据支撑。
更多文章
-
外资加速布局中国市场 科技创新与股市回暖提振信心
国际媒体近日关注到,随着中国科技产业持续突破与资本市场表现强劲,全球投资者对中国资产的配置意愿显著提升,外资正掀起新一轮对华投资热潮。1.科技突破,投资者“害怕错失”中国科技企业的创新成果成为吸引外资的关键因素。阿里巴巴等科技巨头陆续推出自研AI大模型,寒武纪等芯片公司在关键技术领域实现进展,这些突破增
-
科技赋能传统米粉产业 中国特色小吃加速走向世界
在广西柳州举办的2025中国米粉企业产需对接大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与行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将传统米粉这一特色小吃打造成为现代化大产业,并推动其走向更广阔的国际市场。本次大会作为国际米粉产业博览会的重要环节,汇集了120余家米粉生产及设备制造企业。展厅内香气四溢,柳州螺蛳粉、桂林米粉、常德米粉
-
东莞智能终端产业图谱:数据解码万亿级集群创新密码
在全球科技巨头相继发布新品的九月,智能终端产业再度成为市场焦点。而支撑这些创新产品从概念走向现实的,正是东莞这座隐藏在全球智能终端制造网络背后的重要城市。合合信息旗下启信宝近期发布《全国产业集群大全》东莞专题,从数据视角揭示这一区域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一、电子信息产业汇聚超2.5万家企业东莞构建了一个由专
-
长虹亮相科博会:熊猫AI与硬核科技的双重奏响
在四川绵阳举办的第十三届中国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上,长虹控股集团以独特的“熊猫AI智能家电”与“硬核科技成果”双线展示成为焦点。这一设计既展现了科技为日常生活带来的温度,也凸显了企业在关键技术领域服务国家战略的实力。步入展区,“熊猫AI快乐生活”主题入口以全息投影再现大熊猫在竹林中嬉戏的场景,吸引众多观
-
人工智能步入现实:2025云栖大会见证AI规模化落地
为期三天的2025云栖大会在杭州云栖小镇落下帷幕。尽管官方统计参会人数超过12万,但现场熙攘的人流、密集的新品发布和琳琅满目的实体产品,更直观地展现出一个新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已从演示文稿中的概念和宣传片中的愿景,蜕变为可触摸、可体验、可感知的实体存在。这一变化让众多科技爱好者感叹:在屏幕上“悬浮”多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