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浪潮奔涌向前 正叩响生活与产业的 “智能新大门”
戴上智能眼镜,一声“付10块”便能搞定购物结算;对着手机讲出身体不适,AI健康助手立刻给出诊疗指引;在“眼脑手”的协同配合下,能干活的机器人还秀出不少绝活……7月26日至29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如期举办,3000多项前沿成果集中展示,人工智能正快步推开“智慧之门”,让人们真切感受到科技带来的便捷与惊喜。
AI打开智慧生活新想象
初到大会现场,不用为找场馆、取票、存包、寻卫生间犯难。现场设有多个“支付宝碰一碰”打卡点,观众解锁手机轻触小蓝环,就能获取地图导览、打卡等观展服务,十分便捷。
蚂蚁集团展区里,AI健康管家“AQ”成了焦点,不少参观者驻足体验。无论是随口问“最近总没精神是怎么回事”,还是上传体检报告,AQ都能马上给出诊断建议,还支持一键接入AI诊室深入咨询,同时对接线上挂号或线下医院资源。一位观众感慨:“有了AQ,家里老人自己就能问药查报告,就像家里有位医生亲戚,太方便了。”据悉,AQ依托蚂蚁医疗大模型研发,涵盖问健康、读报告、测疾病、管慢病等100多项AI功能,适配多款主流可穿戴设备和慢病管理仪器,刚入选WAIC2025大会最高奖项“SAIL奖”TOP30和“镇馆之宝”。
合合信息展台前,南京博物院“镇院之宝”——近4米长的《坤舆万国全图》引来不少人围观。借助AI扫描技术,这幅巨幅地图能一键“收”进手机。通过“无限扫描”科技,观众滑动手机拍摄视频时,AI会智能规避大尺寸文档拼接常见的错位、细节模糊、色彩失真等问题,对局部视频进行“智能拼图”。基于AI对图像的解读,系统还能识别图中山河疆域、神奇动物等元素,观众点击指定区域,就能了解数百年前人们对世界的认知,真正实现“让文物说话,让历史发声”。
能干活的机器人花式秀技
“麻烦把偶数数字捡出来放进碗里。”在梅卡曼德的展台前,工作人员对着机器人随口下达指令。“收到,我这就把4取出来放到碗里。”机器人回应后,顶部的3D高精度相机迅速识别出桌上散落的数字积木,机械臂灵活转动,精准挑出偶数4放进碗中。
梅卡曼德创始人兼CEO邵天兰介绍,团队自研的Mech-GPT多模态大模型是机器人“听懂话”的关键——操作人员不用掌握复杂编程,说句日常语言就能指挥机器人干活,大大降低了使用门槛。展台里,机器人的本领远不止于此:双臂机器人自己动手叠衣服,单臂机器人突破透明物品识别难题快速分拣,人形机器人从满满当当的货架上取货递给参观者,工业机器人凭借0.5毫米的视觉精度,从深筐里杂乱堆放的钣金件中准确抓出目标并精准上料。 “
机器人可不只会运动、跳舞、表演,干起活来也不含糊。”邵天兰透露,公司一半收入来自海外市场,产品已销往德国、日本、美国、韩国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现场更热闹的是“机器人总动员”:智元机器人在技能大舞台手持彩绸舞龙、挥毫写字,云百生手术机器人以微米级精度剥蛋壳却能保证蛋膜完好,宇树人形机器人还现场展开了格斗赛……这些更“能干”、更“聪明”的机器人各显身手,让人目不暇接。
京企秀出科创硬实力
AI大模型正推动各行各业掀起效率变革,但在交通、医疗等领域,由于“幻觉”等问题难以攻克,其规模化应用一直受阻。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北京蘑菇车联给出了应对方案——物理世界AI大模型。 “
和数字世界的大模型不同,MogoMind堪称物理世界的实时搜索引擎。”蘑菇车联副总裁王凯解释道。这个名为MogoMind的系统整合了道路传感器、车载终端等各类设备,构建出立体化的物理世界感知网络,能以毫秒级速度捕捉道路状况、车辆行驶状态、行人轨迹、气象条件等物理信息。
如今,国产GPU在金融、教育、电力、能源、交通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大会展区内,北京摩尔线程集中展示了国产GPU在专业图形渲染、大模型训练与推理、具身智能、物理仿真等领域取得的技术突破。
据工作人员介绍,全功能GPU集图形渲染、视频编解码、AI计算加速、物理仿真、科学计算等能力于一身。借助这一优势,摩尔线程与合作方推想医疗已完成冠脉CT造影图像血管狭窄辅助评估软件的国产化适配与迁移,助力AI医疗领域实现从芯片到软件的全链条国产化突破。
更多文章
-
科技赋能黑茶产业 理想华莱开拓国际化新路径
秋日映照下的安化黑茶产区,层叠的茶山呈现深浅交织的绿意,成排的茶树在微风中轻轻摆动。位于理想华莱万隆黑茶产业园的智能生产线上,速溶茶产品正以每分钟420袋的稳定节奏完成包装,这些运用先进萃取技术加工的黑茶制品,即将通过物流网络发往全国各地乃至海外市场。"2025年,我们重点推进13个研发项目,要用科技力量
-
探迹科技发布AI智能体平台,推动企业迈向数字员工时代
近日,广州创新企业探迹科技正式推出面向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大模型智能体平台。该平台旨在打造具备类人思考能力、可自主执行任务、熟悉业务流程并具有高度适应性的数字员工,帮助企业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实现智能化转型。这一平台将在本年度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正式亮相。新一代数字员工具备三大特点:能够模拟人类
-
科技助力文化遗产保护 创新手段让文明记忆复苏
10月2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河北省文史研究馆)在石家庄组织召开新技术赋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研讨会。来自全国九个省市的文史馆员、专家学者,以及高校、科研机构和科技企业代表共聚一堂,深入探讨如何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唤醒珍贵的历史记忆。一、考古与修复 前沿技术让历史细节“抽丝剥茧”"泥河湾考古工作取得的成
-
智慧康养机器人集中亮相 科技赋能银发经济新场景
机器人技术已成为当前市场关注焦点,其商业化应用路径备受行业重视。在服务老年群体的康养领域,相关技术的实际落地正取得积极进展。10月29日,"智享未来——保姆机器人大会"成都智慧康养机器人展演活动在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现场展示的喂餐机器人、智能轮椅、药品分拣机器人等多类产品,成为参观者瞩目的
-
教育专家齐聚成都 探讨人工智能赋能教学创新
10月28日,四川省基础教育"网链共享计划"·成都市"人工智能+教学"应用场景建设推进会与青羊区"人工智能+教育"主题研讨活动在成都市青羊区顺利举行。来自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机构的知名学者,以及科大讯飞、希沃等企业的技术专家,围绕"人工智能+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