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井科技三度亮相进博会 展示智慧物流创新成果
秋意渐浓,黄浦江畔再迎盛会。随着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临近,全球目光将再次汇聚于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在众多参展企业中,来自上海青浦的西井科技将第三次登上这个国际舞台,展示其在全球智慧物流领域的最新突破。从最初的观摩学习到如今的深度参与,西井科技的进博之路,正是其全球化布局与技术创新实力的生动写照。
一、缘起进博:从“观众”到“主角”的身份转变
西井科技与进博会的缘分始于观摩学习。在汽车制造、技术设备、服务贸易等展区,众多国际前沿技术与解决方案为其带来了深刻启示。这个汇聚全球智慧的舞台,让西井科技敏锐把握到国际海运物流正朝着智能化、无人化、绿色化发展的趋势,也更加坚定了将人工智能与清洁能源深度融入集装箱物流体系的战略方向。
2023年第六届进博会上,西井科技实现了从参观者到展示者的重要转变,首次向世界展现了“智慧联通丝路,绿色创造未来”的发展理念。其时,其新能源无人驾驶重型卡车Q-Truck和新能源无人驾驶牵引车Q-Tractor成为展会亮点。企业负责人表示,进博会不仅是把握全球市场脉搏、拓展国际视野的重要窗口,更是与全球合作伙伴共同推动世界贸易繁荣发展的重要平台。
在第七届进博会上,西井科技首次系统化地从“智能技术、场景应用、运力体系、网络互联”四个层面,全面展示了其智慧物流产品体系:包括场景化解决方案Cosmo、智能化运力平台Qomolo、网络化系统Loopo以及综合服务能力WeWell。全时无人驾驶新能源商用车Q-Truck、新能源无人驾驶牵引车Q-Tractor、智能物流机器人Well-Bot等产品协同亮相,展现了企业在提升效率、控制成本、保障安全和促进减排等方面的综合解决方案能力。
二、八年积淀:全球化布局与“新质生产力”的锤炼
透过进博平台,西井科技的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从上海青浦起步,企业深耕海运、陆运、空运、铁路及工业场景的集装箱物流体系。目前,其产品与服务已覆盖全球28个国家和区域,为超200家客户提供支持。2024年,企业在香港设立国际业务总部,拓展多个海外分支机构,并与香港理工大学合作建立“联合创新实验室”,这些举措都体现了其“与当地共建产业能力、协同产业链发展、构建全球产业生态”的全球化升级战略。
企业领导者强调,全球化不仅是产品与技术的输出,更是产业生态的共建。西井科技正通过“人工智能+新能源”的技术组合,积极发展新型生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三、相约进博:全球首秀与“硬核”升级引期待
即将揭幕的第八届进博会,西井科技将带来更多创新成果。“全场景智能物流沙盘”作为专为进博会打造的展示项目,通过交互式设计,生动呈现企业在海港、空港、陆港、工业园区等关键节点及多式联运场景中的技术布局。
在重点展品方面,参与《流浪星球3》拍摄的Q-Truck
全时无人驾驶新能源重卡将再度成为关注焦点。另一大亮点是针对航空货运等领域定制开发的新能源自动驾驶牵引车Q-Tractor的升级版本。本次展示的增强型车型具备“200公里续航与5分钟快速换电”的新配置,已成功应用于香港国际机场、香港Hactl货运站、成都双流机场等场景。
三次参与进博盛会,西井科技的进博历程,是中国科技企业借助国家高水平开放平台,积极参与全球竞争与合作,以自主创新推动全球产业链升级的典型案例。第八届进博会开幕在即,期待西井科技以其最新的智能创造成果在这个国际舞台上再放异彩,为全球智慧物流的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贡献新的力量。
更多文章
-
国际青年时装大赛在杭举行,数字科技赋能时尚创新
近日,一场汇聚全球设计新锐的国际时装设计大赛在杭州上城区落下帷幕。本次活动以“恋地·邻里”为主题,通过科技与艺术的交融,展现了当代时尚设计的创新活力。作为当地金秋时尚消费促进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届大赛在杭州城市阳台打造了一场融合真实场景与数字元素的视觉盛宴。活动现场正式推出了线上时尚发布平台,并展
-
西井科技三度亮相进博会 展示智慧物流创新成果
秋意渐浓,黄浦江畔再迎盛会。随着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临近,全球目光将再次汇聚于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在众多参展企业中,来自上海青浦的西井科技将第三次登上这个国际舞台,展示其在全球智慧物流领域的最新突破。从最初的观摩学习到如今的深度参与,西井科技的进博之路,正是其全球化布局与技术创新实力的生动写照。一
-
七位科学家齐聚成都 为青少年播撒科学梦想种子
千年烟火气,今朝创新城。从李冰治水的智慧到诸葛井的巧思,从交子创举到现代实验室的灯火通明,创新精神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10月25日,作为2025成都国际数字文创季的重要环节,"科学大讲堂·未来的种子"科普活动在成都科幻馆拉开帷幕。来自航天航空、医疗健康、考古文博、农业科技、通信技术等领域的七位顶尖
-
中国工程科技连创纪录,系统创新铸就“超级工程”
在贵州北盘江花江峡谷之上,一座创造双项世界纪录的巨型悬索桥正吸引着各方关注。这座跨越深谷的桥梁不仅以1420米的主跨成为山区峡谷钢桁梁悬索桥之最,更以桥面至江面625米的垂直高度刷新世界纪录,成为中国工程科技实力的最新见证。这一重大工程突破的背后,是我国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持续自主创新。为应对峡谷强风与巨大
-
各地竞相布局人工智能产业 政策密集出台培育新动能
今年以来,全国多个省市相继推出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明确将人工智能作为培育新动能、塑造新优势的关键领域。上海提出构建世界级人工智能产业集群,浙江致力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广东则着力打造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融合发展的产业高地,建设全国领先的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区。各地正通过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