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喀喇沁旗农业提质增效 机械化与设施农业双轮驱动

发布时间: 访问量:16

在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的田野间,成片的玉米地迎来丰收。大型收割机在田间有序作业,金黄的玉米粒通过机械化操作直接装车运往晾晒场,呈现出一派高效现代农业景象。

当地农户表示,今年收成显著提升,亩产较往年增加约四百至五百斤,预计每亩可增收三百元以上。这一变化得益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推进。喀喇沁旗目前已建成高标准农田14.2万亩,通过“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推动农业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成为增产关键。全旗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已超过81%,今年发放农机购置补贴451万元,带动社会投入近3800万元。一位合作社负责人透露,机械化收割不仅节省人力,还能有效减少粮食损耗,每日作业面积可达50亩以上。

在技术应用方面,当地推广了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技术,将种植密度从每亩4500株提升至6000株。配合北斗导航播种、水肥一体化、无人机植保等先进手段,实现良种良法有机结合。测产数据显示,今年玉米亩产突破2200斤,亩均收益约2000元。

与此同时,设施农业也取得长足发展。在一处农业园区内,68座温室大棚年产蔬菜约2000吨,带动周边50余名农户就业,人均月增收超4000元。全旗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17.4万亩,其中设施农业占16.4万亩,年产各类蔬菜约90万吨。

通过“企业+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当地建立起新型农业发展体系。采用错峰种植技术,每个大棚年均可收获三茬作物,并通过订单农业模式将优质蔬菜销往北京、山东等地,有效提升了土地产出效益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