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科技创新迈入全国前列 研发投入与成果转化双提升
湖南省近年来在科技领域取得显著进步,整体创新水平已迈入全国前列。“十四五”期间,该省研发经费保持年均超过11%的增速,至2024年投入规模接近1400亿元,居全国第十;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提升至2.62%,全国排名前进四位,目前位列第九。
在近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湖南省相关部门公布了五年来的科技发展成效。基础研究投入比例大幅提高,已超越全国均值。技术交易规模超过48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9%,总量与占比均位居全国前茅。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一倍以上,突破1.7万家,相关产业增加值年均增幅达10%,超过经济整体增速。区域创新能力排名从全国第十二升至第九。
该省重点推动的“五大工程”逐步成形,创新平台建设成效显著。实验室体系实现重要突破,天隼实验室落地长沙,多个国家级实验室基地在航天、生物育种、能源等领域稳步推进。四大科创工程已投入资金超80亿元,汇聚科研人员四千余名,产出重要成果百余项。湘江科学城建设提速,引进研发中心超40家。
自启动全球研发中心城市计划以来,长沙新增研发机构近1800家,数量实现倍增,在全球科研城市中排名上升至第23位。科技与文化融合深入推进,中科院在湘设立研究机构,全球首个视频超算系统建成,音视频领域大模型发布,有力支撑了文化新业态发展。
过去五年,湖南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实现多项突破,通过系统部署重大科研项目,共攻克六百余项关键技术,取得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重大成果三十余项。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深度融合,企业创新活力持续增强。开展研发活动的规上工业企业占比达45%,连续三年居全国第一,企业创新实力排名全国第八。省内高校科技成果超半数在本地转化。
湖南省科技主管部门表示,将继续聚焦建设科技强省,全力构建具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体系,支撑区域高质量发展战略落实。
更多文章
-
各地竞相布局人工智能产业 政策密集出台培育新动能
今年以来,全国多个省市相继推出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明确将人工智能作为培育新动能、塑造新优势的关键领域。上海提出构建世界级人工智能产业集群,浙江致力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广东则着力打造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融合发展的产业高地,建设全国领先的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区。各地正通过系
-
科技部部署“人工智能+”战略,推动产业智能化全面升级
在近日举行的中共中央新闻发布会上,科技部负责人详细介绍了未来五年科技创新重点规划。据悉,我国将在“十五五”期间全面启动“人工智能+”行动计划,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该负责人指出,科技创新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具有关键支撑作用。面对全球科技与产业变革新趋势,我国将
-
成都举办数字文创科技展 35支团队亮出创新成果
2025年10月25日,成都国际数字文创季的重要活动——“科学大讲堂·未来的种子”科普宣传在成都科幻馆正式启动。七位科学界知名专家齐聚一堂,为公众带来精彩科学课程。在正式讲座开始前,主办方特别安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课前预热”——由成都市科学技术局支持、成都市科学技术推广中心组织的科技成果展示活动。展览设置了
-
上海举办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 搭建全球科研合作桥梁
“如果太阳突然停止发光,按照现有科技能力,人类可以维持多久?”在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的现场,这个充满想象力的提问引起了埃尼环境先进技术奖获得者约根·卡罗的兴趣。他严谨推演后指出:地球温度将迅速降至零下二三十摄氏度,人类将首先面临严寒的生死考验,存活时间“预计不超过两周”……10月24日至26日,主题为“
-
内蒙古喀喇沁旗农业提质增效 机械化与设施农业双轮驱动
在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的田野间,成片的玉米地迎来丰收。大型收割机在田间有序作业,金黄的玉米粒通过机械化操作直接装车运往晾晒场,呈现出一派高效现代农业景象。当地农户表示,今年收成显著提升,亩产较往年增加约四百至五百斤,预计每亩可增收三百元以上。这一变化得益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推进。喀喇沁旗目前已建成高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