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驱动汽车产业变革,智能网联迈向“具身智能”新阶段

发布时间: 访问量:43

在近日举行的国际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峰会上,人工智能被多次强调为引领汽车产业转型的核心驱动力。来自科研机构与汽车制造业的专家一致认为,AI技术正在重新定义车辆的产品形态与发展路径。

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近年来取得显著进展,已构建起覆盖智能座舱、自主驾驶、云端控制等环节的完整产业链。最新统计表明,今年前六个月,国内新能源车销量接近700万辆,同比增长约40%,其中配备L2级辅助驾驶功能的新车型占比突破六成,显示出市场对智能化功能的高度认可。

行业专家指出,在电动化与智能化双轮驱动下,汽车产业正在经历深刻重构。各类跨界创新力量不断涌入,推动形成技术引领、协同发展、绿色低碳的新型产业生态。

技术演进方面,基于端到端大模型的自动驾驶方案正成为行业布局重点,L3及以上级别的智能驾驶车型陆续面世,车与道路设施、其他车辆及云端系统的互联互通日益紧密。

全国政协相关专家强调,人工智能已从辅助技术升级为决定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虽然我国在产业转型上半场取得先机,但最终格局仍取决于后续技术突破与生态建设。

东风汽车负责人提出,未来汽车将演变为“超级大脑”与“物理身体”相结合的具身智能体,这一趋势将极大拓展传统汽车的功能边界。

针对技术发展瓶颈,工程院院士指出三大挑战:行业标准协同不足、技术成本控制难题、以及网络安全风险升级。特别是“车路云一体化”需要打破行业壁垒,而多元通信路径也带来了新的安全隐患。

面对当前存在的政策衔接不畅、技术孤岛、供应链脆弱等问题,北汽集团建议加快明确L3级责任界定,建立统一技术标准,推动行业级数据共享与测试平台建设。

吉利集团负责人强调,智能网联领域涉及多学科交叉,任何企业都难以独自突破所有技术难关。唯有构建开放协作的产业生态,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展望未来,行业需要持续深化AI技术与汽车制造的融合创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构建安全、智能、高效的新型出行体系,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