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驱动汽车产业变革,智能网联迈向“具身智能”新阶段
在近日举行的国际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峰会上,人工智能被多次强调为引领汽车产业转型的核心驱动力。来自科研机构与汽车制造业的专家一致认为,AI技术正在重新定义车辆的产品形态与发展路径。
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近年来取得显著进展,已构建起覆盖智能座舱、自主驾驶、云端控制等环节的完整产业链。最新统计表明,今年前六个月,国内新能源车销量接近700万辆,同比增长约40%,其中配备L2级辅助驾驶功能的新车型占比突破六成,显示出市场对智能化功能的高度认可。
行业专家指出,在电动化与智能化双轮驱动下,汽车产业正在经历深刻重构。各类跨界创新力量不断涌入,推动形成技术引领、协同发展、绿色低碳的新型产业生态。
技术演进方面,基于端到端大模型的自动驾驶方案正成为行业布局重点,L3及以上级别的智能驾驶车型陆续面世,车与道路设施、其他车辆及云端系统的互联互通日益紧密。
全国政协相关专家强调,人工智能已从辅助技术升级为决定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虽然我国在产业转型上半场取得先机,但最终格局仍取决于后续技术突破与生态建设。
东风汽车负责人提出,未来汽车将演变为“超级大脑”与“物理身体”相结合的具身智能体,这一趋势将极大拓展传统汽车的功能边界。
针对技术发展瓶颈,工程院院士指出三大挑战:行业标准协同不足、技术成本控制难题、以及网络安全风险升级。特别是“车路云一体化”需要打破行业壁垒,而多元通信路径也带来了新的安全隐患。
面对当前存在的政策衔接不畅、技术孤岛、供应链脆弱等问题,北汽集团建议加快明确L3级责任界定,建立统一技术标准,推动行业级数据共享与测试平台建设。
吉利集团负责人强调,智能网联领域涉及多学科交叉,任何企业都难以独自突破所有技术难关。唯有构建开放协作的产业生态,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展望未来,行业需要持续深化AI技术与汽车制造的融合创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构建安全、智能、高效的新型出行体系,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更多文章
-
各地竞相布局人工智能产业 政策密集出台培育新动能
今年以来,全国多个省市相继推出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明确将人工智能作为培育新动能、塑造新优势的关键领域。上海提出构建世界级人工智能产业集群,浙江致力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广东则着力打造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融合发展的产业高地,建设全国领先的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区。各地正通过系
-
科技部部署“人工智能+”战略,推动产业智能化全面升级
在近日举行的中共中央新闻发布会上,科技部负责人详细介绍了未来五年科技创新重点规划。据悉,我国将在“十五五”期间全面启动“人工智能+”行动计划,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该负责人指出,科技创新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具有关键支撑作用。面对全球科技与产业变革新趋势,我国将
-
成都举办数字文创科技展 35支团队亮出创新成果
2025年10月25日,成都国际数字文创季的重要活动——“科学大讲堂·未来的种子”科普宣传在成都科幻馆正式启动。七位科学界知名专家齐聚一堂,为公众带来精彩科学课程。在正式讲座开始前,主办方特别安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课前预热”——由成都市科学技术局支持、成都市科学技术推广中心组织的科技成果展示活动。展览设置了
-
上海举办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 搭建全球科研合作桥梁
“如果太阳突然停止发光,按照现有科技能力,人类可以维持多久?”在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的现场,这个充满想象力的提问引起了埃尼环境先进技术奖获得者约根·卡罗的兴趣。他严谨推演后指出:地球温度将迅速降至零下二三十摄氏度,人类将首先面临严寒的生死考验,存活时间“预计不超过两周”……10月24日至26日,主题为“
-
内蒙古喀喇沁旗农业提质增效 机械化与设施农业双轮驱动
在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的田野间,成片的玉米地迎来丰收。大型收割机在田间有序作业,金黄的玉米粒通过机械化操作直接装车运往晾晒场,呈现出一派高效现代农业景象。当地农户表示,今年收成显著提升,亩产较往年增加约四百至五百斤,预计每亩可增收三百元以上。这一变化得益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推进。喀喇沁旗目前已建成高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