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农科院:科技赋能盐碱地,良种良技促丰收
9月15日,滨州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抓改革创新 促高质量发展——亮进度”系列新闻发布会,市农业科学院专场发布会顺利举行。院党组书记、院长赵福江,党组成员、副院长刘健出席,就该院在科研攻关、产业服务与合作创新等方面的进展作了详细介绍,并回应媒体提问。
赵福江表示,滨州市农科院紧紧围绕市委“113388”工作体系,明确“争做上游农业科技试验田、下游农业科技供应站和本地农业科技支撑主力军”的战略定位,持续推进改革创新,三项市重点任务均按计划顺利推进。本院还成功承办省级现场会一次,自主选育的四个作物新品种正申报国家及省级审定,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滨州试验站在全国考核中首次跻身前十,获评优秀。
在科研创新方面,农科院持续取得突破。耐盐碱玉米新品种“滨研72”已进入国家审定程序,在轻度盐碱地亩产潜力超850公斤;“滨研89”“滨玉166”“滨蓝麦6号”等多个新品种正在报请省审。玉米品种“滨研52”也已进入转化阶段。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合作选育的耐盐碱优质麦“京农607”实现亩产669.86公斤,创下轻中度盐碱地单产新高。全院申报省市科研项目34项,成功立项17项,立项率50%;上半年共申请专利14项,发表论文12篇。同时,8个国家及省级试验站功能持续强化,全年承担各类品种试验1014项,为国家主粮作物品种审定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撑。
在推动盐碱地农业现代化方面,农科院积极探索技术应用与集成创新。老枣园推广篱壁树形初见成效,管理成本降低四成;生态枣园建设实现农药化肥减量30%。引进蔬菜、中药材、经济林果等新品种822个,开展耐盐碱品种筛选,助力种植结构优化。农机农艺融合也取得实质性进展,自主研发了盐碱地棉花免放苗播种机和棉麦套种精量播种机,推广应用基于北斗导航的棉花播种、提密降高及小麦高低畦种植等五项新技术。
在服务乡村振兴方面,农科院集中展示89个小麦品种,组织超500位种粮大户现场考察,有效缓解“选种难”问题;派出4个科技服务团开展田间指导48次,建立示范推广基地17处,在邹平、惠民等地举办培训3场,培训农民500余人。
对外合作方面,农科院积极开展国际科技交流,与日本ENZYME株式会社、伯东企业(上海)有限公司推进盐碱地改良与示范国际合作,引进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士李承道,开展大麦耐盐碱育种与产业化项目。国内合作方面,与山东农业大学共建农业农村部黄淮海智慧农业重点实验室。通过引进日本土壤专家铃木一哉、知名农学家徐会连等国际高端人才,组建跨国科研团队,为滨州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前沿科技动力。
下半年,滨州市农科院将聚焦“四项攻坚”持续发力:强化科研创新,加快“滨研72”等四个品种审定与推广,力争年内新品种、新技术推广面积突破10万亩;推进人才引育,计划引进高层次专家20人,实施“青年托举工程”,探索“揭榜挂帅”“赛马争先”机制激发科研活力;加强平台建设,力争国家小麦试验站考核保持全国领先,推动三个国际合作项目落地,全年开展合作项目20项以上;深化产业赋能,全域推广冬枣新技术,建成老枣园改造示范园,加快无絮柳等耐盐碱树种选育与推广,推进黄淮海智慧农业技术重点实验室建设,以智慧农业助推区域农业提质增效。
更多文章
-
杭州城投发布多款AI大模型,智慧治理迈入“深度用模”新阶段
9月15日,杭州城投系统发布人工智能产业大模型项目(一期)建设成果,全国首个公交大模型、路桥养护多模态大模型、AutoGLM防汛智能体以及自主学习清运调度智能体集中亮相,标志着杭州在城市运行智能化方面取得关键突破。杭州城投党委书记、董事长李红良表示,该项目充分依托集团丰富的业务场景与高质量数据资源,聚焦城市交
-
中老AI合作迈入新阶段,共建东盟区域数字化生态
中老两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合作正持续深化,逐步建立起以政策为引领、项目为支撑、人才为纽带的系统性合作框架。广西大学中国—东盟经济学院教授李红9月15日接受中国新闻网专访时指出,这一合作已从顶层设计步入实质推进阶段,展现出扎实的基础与广阔前景。近期,广西专家团队赴老挝开展了为期两周的深入调研,并完成《周边命
-
人工智能赋能经济,8月数据凸显内需与创新双驱动
国新办于9月15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8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指出,今年以来,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下,各地区各部门积极实施更为精准有力的宏观政策,注重连续性和灵活性的统一,有效推动经济实现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付凌晖强调,从8月份各项指标来
-
滨州农科院:科技赋能盐碱地,良种良技促丰收
9月15日,滨州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抓改革创新 促高质量发展——亮进度”系列新闻发布会,市农业科学院专场发布会顺利举行。院党组书记、院长赵福江,党组成员、副院长刘健出席,就该院在科研攻关、产业服务与合作创新等方面的进展作了详细介绍,并回应媒体提问。赵福江表示,滨州市农科院紧紧围绕市委“113388”工作体系,明
-
槐荫崛起科创高地,三大平台驱动产业升级
在槐荫区以“科创兴区”战略推动济南西站枢纽经济商务区能级跃升、加快新经济培育与传统产业智能化绿色转型的进程中,2021年4月,山东省科创集团与槐荫区政府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进区域科技突破与产业升级。同年7月,山东科创(槐荫)基地于齐鲁之门F座启动运营,以医养健康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导产业,积极承接京津冀与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