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青携手推进科普援青,“科创校长空间站”果洛分站正式启动
9月13日,"科创校长空间站"人工智能专场暨科普援青行动启动仪式在上海自然博物馆和青海果洛州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同步举行。这标志着上海与青海两地的科技合作进入新阶段,科技援青工作迈出实质性步伐。
本次活动由上海市科委、市教委和上海市援青干部联络组共同指导,上海科技馆、上海交通大学和共青团果洛州委员会联合主办。作为对口支援青海果洛的重要举措,该项目旨在充分发挥上海科普资源优势,建立常态化科普资源输送机制,为高原地区的青少年提供接触前沿科技的机会。
果洛藏族自治州平均海拔4200米,自然条件艰苦,教育资源相对匮乏。今年9月1日,由上海援青资金支持建设的果洛州首个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正式启用,成为当地青少年开展课外活动的重要场所。此次"科创校长空间站"的启动,将有效弥补当地科普资源的不足。
启动仪式采用线上线下联动方式,特邀两位知名科学家进行科普讲座。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马利庄教授以《机器人如何认知世界:具身智能的3D感知与思维链》为题,生动讲解了人工智能的感知与推理机制。致远学院副院长周栋焯则围绕《仿脑造智:人工智能的神经元故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类脑计算与人工智能的科学原理。
活动还设置了"馆长有约"跨界对谈环节,上海科技馆馆长与讲座嘉宾就科创与教育融合展开深入交流。现场同时举行了科普资源包捐赠仪式,上海科技馆向果洛地区捐赠了包括视频课程、科普纪录片等在内的优质科普资源,从多维度满足当地青少年的科普需求。
未来,"科创校长空间站"将通过线上课程直播、线下专家授课、科普作品输送等多种形式,持续为果洛地区中小学校提供优质科普服务,建立科普援青的长效机制,为培育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谱写沪青两地科技合作的新篇章。
更多文章
-
科技赋能黑茶产业 理想华莱开拓国际化新路径
秋日映照下的安化黑茶产区,层叠的茶山呈现深浅交织的绿意,成排的茶树在微风中轻轻摆动。位于理想华莱万隆黑茶产业园的智能生产线上,速溶茶产品正以每分钟420袋的稳定节奏完成包装,这些运用先进萃取技术加工的黑茶制品,即将通过物流网络发往全国各地乃至海外市场。"2025年,我们重点推进13个研发项目,要用科技力量
-
探迹科技发布AI智能体平台,推动企业迈向数字员工时代
近日,广州创新企业探迹科技正式推出面向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大模型智能体平台。该平台旨在打造具备类人思考能力、可自主执行任务、熟悉业务流程并具有高度适应性的数字员工,帮助企业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实现智能化转型。这一平台将在本年度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正式亮相。新一代数字员工具备三大特点:能够模拟人类
-
科技助力文化遗产保护 创新手段让文明记忆复苏
10月2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河北省文史研究馆)在石家庄组织召开新技术赋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研讨会。来自全国九个省市的文史馆员、专家学者,以及高校、科研机构和科技企业代表共聚一堂,深入探讨如何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唤醒珍贵的历史记忆。一、考古与修复 前沿技术让历史细节“抽丝剥茧”"泥河湾考古工作取得的成
-
智慧康养机器人集中亮相 科技赋能银发经济新场景
机器人技术已成为当前市场关注焦点,其商业化应用路径备受行业重视。在服务老年群体的康养领域,相关技术的实际落地正取得积极进展。10月29日,"智享未来——保姆机器人大会"成都智慧康养机器人展演活动在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现场展示的喂餐机器人、智能轮椅、药品分拣机器人等多类产品,成为参观者瞩目的
-
教育专家齐聚成都 探讨人工智能赋能教学创新
10月28日,四川省基础教育"网链共享计划"·成都市"人工智能+教学"应用场景建设推进会与青羊区"人工智能+教育"主题研讨活动在成都市青羊区顺利举行。来自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机构的知名学者,以及科大讯飞、希沃等企业的技术专家,围绕"人工智能+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