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世界前沿科技大会在京举办,搭建全球科技成果转化新平台
9月14日,以"科技创造美好未来"为主题的第四届世界前沿科技大会在北京成功举行。作为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的核心论坛,本届大会汇聚全球科技创新资源,集中发布百余项可产业化项目与国际合作项目,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搭建重要平台。
全国政协原副主席辜胜阻教授在大会上指出,当今世界已进入大科学时代,学科交叉融合与产学研一体化成为显著特征。建设全球科技创新高地,需要注重学科融合、人才汇聚和要素流通,同时兼顾硬实力与软实力、硬科技与软科学的协同发展。他强调要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充分发挥科技智库的支撑作用,构建具有全球吸引力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本届大会聚焦人工智能大模型、元宇宙应用、免疫细胞治疗、高端装备制造等前沿领域,与会专家围绕科技创新与产业化转化的关键问题展开深入探讨。在往届大会成功推动宇树人形机器人等十余个项目产业化的基础上,本届会议经过多维度评估,精选出国内iNKT免疫细胞治疗等46项可产业化项目,以及85项国际合作项目进行集中发布,现场完成十余个科技项目的签约落地。
值得关注的是,大会首次推出"世界前沿科技大会元宇宙平台",通过融合AR智能交互、MR混合现实和区块链等先进技术,打破时空限制,打造永不落幕的科技交流平台。从本届开始,大会将定期通过该平台及官方网站发布国内外可产业化项目,为科研单位和企业提供持续服务。
大会期间,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联合国际信息发展组织、周培源基金会等国内外权威机构,共同启动了"中国预印本平台建设"战略项目。该平台将运用人工智能、知识图谱等前沿技术,构建开放、权威的科研交流基础设施,加速科研成果传播,提升科技创新效率,促进全球科研协作。
世界前沿科技大会组委会执行主席表示,作为服贸会体系的"成果转化助推器",大会将持续致力于破解科技创新"最后一公里"的难题,通过整合全球技术、政策、产业、人才和资金等创新要素,推动更多科技成果惠及各国人民,为人工智能、生命科技、绿色能源等领域的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
更多文章
-
科技赋能黑茶产业 理想华莱开拓国际化新路径
秋日映照下的安化黑茶产区,层叠的茶山呈现深浅交织的绿意,成排的茶树在微风中轻轻摆动。位于理想华莱万隆黑茶产业园的智能生产线上,速溶茶产品正以每分钟420袋的稳定节奏完成包装,这些运用先进萃取技术加工的黑茶制品,即将通过物流网络发往全国各地乃至海外市场。"2025年,我们重点推进13个研发项目,要用科技力量
-
探迹科技发布AI智能体平台,推动企业迈向数字员工时代
近日,广州创新企业探迹科技正式推出面向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大模型智能体平台。该平台旨在打造具备类人思考能力、可自主执行任务、熟悉业务流程并具有高度适应性的数字员工,帮助企业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实现智能化转型。这一平台将在本年度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正式亮相。新一代数字员工具备三大特点:能够模拟人类
-
科技助力文化遗产保护 创新手段让文明记忆复苏
10月2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河北省文史研究馆)在石家庄组织召开新技术赋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研讨会。来自全国九个省市的文史馆员、专家学者,以及高校、科研机构和科技企业代表共聚一堂,深入探讨如何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唤醒珍贵的历史记忆。一、考古与修复 前沿技术让历史细节“抽丝剥茧”"泥河湾考古工作取得的成
-
智慧康养机器人集中亮相 科技赋能银发经济新场景
机器人技术已成为当前市场关注焦点,其商业化应用路径备受行业重视。在服务老年群体的康养领域,相关技术的实际落地正取得积极进展。10月29日,"智享未来——保姆机器人大会"成都智慧康养机器人展演活动在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现场展示的喂餐机器人、智能轮椅、药品分拣机器人等多类产品,成为参观者瞩目的
-
教育专家齐聚成都 探讨人工智能赋能教学创新
10月28日,四川省基础教育"网链共享计划"·成都市"人工智能+教学"应用场景建设推进会与青羊区"人工智能+教育"主题研讨活动在成都市青羊区顺利举行。来自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机构的知名学者,以及科大讯飞、希沃等企业的技术专家,围绕"人工智能+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