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服贸会文旅展科技感十足,数字技术重塑文化体验新场景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展上,科技创新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改变着文化体验。首钢园展区内,425家参展企业集中展示了一系列突破性的数字技术应用,让观众亲身感受科技与文化融合的无限可能。
1.沉浸式体验:科技让文化“活”起来
展馆内,各类沉浸式体验项目成为最大亮点。故宫九龙壁通过裸眼3D技术“复活”,龙纹仿佛破壁而出,带来震撼的视觉冲击。借助混合现实技术,观众甚至可以“亲手触摸”殷商时期的青铜器,感受跨越三千年的历史触感。
适逢北京建城3070周年和中轴线申遗成功一周年,展区特别推出多项数字文旅项目。观众可通过MR设备沉浸式游览玉渊潭生态景观,或在《梦回圆明园》VR体验中,借助大空间追踪技术,身临其境地漫步这座皇家园林。颐和园展台的3D数字人“小颐”已成为智慧服务明星,能在瞬间为游客生成个性化游览方案,年咨询量突破34万次。
2.玩转创意:旁观者成为展览主角
本届展会突破传统观展模式,让观众成为体验的主角。AIGC技术创作的《三星堆:未来启示录》等五部微短剧,用人工智能激活古老文明,开启跨越时空的数字之旅。
XR体验区人气火爆,PICO带来的沉浸式游戏让孩子们流连忘返。完美世界院线的智能迷你影院更是让观众即拍即看,过足“主演”瘾。在版权知识展区,观众既能与机器人互动游戏,还能在趣味中学习版权知识,让教育变得生动有趣。
3.文创消费:让文化潮起来
文创消费区同样科技感十足。天坛展台的咖啡打印机前排起长队,几分钟就能获得一杯印有精美图案的定制饮品。“文博生活创享荟”展区汇集近30家文博单位的创新产品,从颐和园文创到北京动物园的AI智能玩具,都让人爱不释手。大运河主题IP新品首发更让传统文化焕发现代活力。
4.“北京服务”,联通世界
展会同时展现北京服务的国际化水准。从机场礼遇到多语言服务,从便捷支付到双语客服,为境外游客提供全方位便利。“炫彩世界”展区汇聚二十余国文化展示,北京演艺集团的精彩演出赢得阵阵掌声,促进着文明交流互鉴。
从数字人到混合现实,从智能文创到智慧服务,本届服贸会文旅展正以创新科技重塑行业生态,开启未来文旅新纪元。
更多文章
-
科技赋能黑茶产业 理想华莱开拓国际化新路径
秋日映照下的安化黑茶产区,层叠的茶山呈现深浅交织的绿意,成排的茶树在微风中轻轻摆动。位于理想华莱万隆黑茶产业园的智能生产线上,速溶茶产品正以每分钟420袋的稳定节奏完成包装,这些运用先进萃取技术加工的黑茶制品,即将通过物流网络发往全国各地乃至海外市场。"2025年,我们重点推进13个研发项目,要用科技力量
-
探迹科技发布AI智能体平台,推动企业迈向数字员工时代
近日,广州创新企业探迹科技正式推出面向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大模型智能体平台。该平台旨在打造具备类人思考能力、可自主执行任务、熟悉业务流程并具有高度适应性的数字员工,帮助企业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实现智能化转型。这一平台将在本年度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正式亮相。新一代数字员工具备三大特点:能够模拟人类
-
科技助力文化遗产保护 创新手段让文明记忆复苏
10月2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河北省文史研究馆)在石家庄组织召开新技术赋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研讨会。来自全国九个省市的文史馆员、专家学者,以及高校、科研机构和科技企业代表共聚一堂,深入探讨如何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唤醒珍贵的历史记忆。一、考古与修复 前沿技术让历史细节“抽丝剥茧”"泥河湾考古工作取得的成
-
智慧康养机器人集中亮相 科技赋能银发经济新场景
机器人技术已成为当前市场关注焦点,其商业化应用路径备受行业重视。在服务老年群体的康养领域,相关技术的实际落地正取得积极进展。10月29日,"智享未来——保姆机器人大会"成都智慧康养机器人展演活动在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现场展示的喂餐机器人、智能轮椅、药品分拣机器人等多类产品,成为参观者瞩目的
-
教育专家齐聚成都 探讨人工智能赋能教学创新
10月28日,四川省基础教育"网链共享计划"·成都市"人工智能+教学"应用场景建设推进会与青羊区"人工智能+教育"主题研讨活动在成都市青羊区顺利举行。来自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机构的知名学者,以及科大讯飞、希沃等企业的技术专家,围绕"人工智能+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