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博会首设万平AI馆,中国—东盟共筑科技合作新高地
在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即将开幕之际,东博会秘书处秘书长韦朝晖于9月10日在南宁表示,本届博览会将首次设立规模达1万平方米的人工智能专题展馆,吸引近200家高科技企业参与,集中展出约1200项前沿AI产品,包括搭载鸿蒙系统的折叠电脑、增强现实眼镜、高端智能汽车、人形机器人及多语种智能翻译设备等。
本届东博会以“数智赋能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为主题,呼应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建设,聚焦人工智能与区域合作。展会总面积16万平方米,除南宁主会场外还设有桂林旅游展区,预计迎来60个国家的3200余家企业。
东盟多国对本届AI主题反响积极。马来西亚科技与创新部、越南科技部、文莱创新实验室等机构首次组团参展,将呈现文莱AI智能医疗系统、马来西亚绿色能源AI应用、泰国“数字经济4.0”成果等多元内容,携手打造跨国科技交流盛会。
东博会期间还将首次召开中国—东盟人工智能部长圆桌会议,双方将就AI领域政策协调与区域合作展开高层对话。同时,展会发布首份“中国AI出海未来独角兽企业TOP100”榜单,从千余家候选企业中评选出在具身智能、AI应用和底层技术设施三大方向表现突出、已布局或计划进入东盟市场的创新企业。
今年,人工智能技术全面应用于东博会的筹备与运营。“AI东博”系统通过智能画像实现客商精准匹配,迄今已完成超3500对线上预配对及近900场线下洽谈安排。
此外,新质生产力专题馆、蓝色经济和外贸优品展区等也是本届亮点。15场“首发首秀”活动将助力企业提升曝光、开拓商机。
多年来,东博会已构建起涵盖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等多领域的“10+1”合作机制。秘书处表示,将继续与东盟秘书处、中国—东盟中心共同推进青年领军者成长计划,培育更多青年成为双方友好合作的桥梁。
更多文章
-
中医药迈向现代:科技融合引领传承与创新新路径
在科技与医学深度结合的今天,大数据、物联网与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正为中医药的发展注入全新动力,推动其从传统经验医学向数据驱动、精准化的现代医学模式转型。一、大数据助力中医药精准诊疗传统中医诊疗长期依赖医者个人经验,存在一定主观局限。而大数据技术通过整合与分析海量临床案例、药材信息和疗效记录,能够系统提
-
六盘水科技成果超市打通转化堵点,助推区域产业升级
9月10日,六盘水市科技局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自2023年起,该局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六盘水师范学院共同成立六盘水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并在此基础上打造“科技成果超市”,着力破解长期以来制约科技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与“最后一公里”的难题,为推进区域“富矿精开”战略提供坚实科技支撑。据市科技局局长胡志军
-
汉服机器人亮相高校迎新,科技融合人文显温度
武汉工程科技学院于10日迎来2025级新生报到。人文学院推出了一位特别的志愿者——智能机器人“小文文”,以其既能沟通指引、又可陪伴儿童的多元功能,以及融合中华传统元素的汉服造型,迅速成为全场焦点。“小文文”身着淡蓝色汉服,头饰簪花,胸前佩有红色欢迎绶带,传统与现代相映成趣。它主动与新生及家长挥手问候,语音
-
东博会首设万平AI馆,中国—东盟共筑科技合作新高地
在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即将开幕之际,东博会秘书处秘书长韦朝晖于9月10日在南宁表示,本届博览会将首次设立规模达1万平方米的人工智能专题展馆,吸引近200家高科技企业参与,集中展出约1200项前沿AI产品,包括搭载鸿蒙系统的折叠电脑、增强现实眼镜、高端智能汽车、人形机器人及多语种智能翻译设备等。本届东博会以“数智
-
西北工大团队研制仿鸟扑翼机器人,实现高拟真自主可控起飞
西北工业大学宋笔锋教授所带领的仿生飞行器研究团队,近日成功开发出“小隼2.0”仿生扑翼机器人,该机器人在国际上首次模拟出鸟类在起飞阶段姿态可控的完整扑翼动作,相关成果已在国际知名期刊《科学进展》上发表。鸟类与蝙蝠等生物在低速飞行(如起飞、悬停和降落)时,会采用一种特殊的扑翼方式:下扑时翅膀向前和腹侧挥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