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点亮开学季:校园迎新秀出AI,如何深植青少年科学梦想?
金秋开学,全国多地校园迎来别开生面的“科技迎新”——AI机器人亲切互动,机器狗帮忙搬运行李,“未来教室”揭开面纱……这些以往更多出现在博览会中的高科技,正悄然走入校园日常,将抽象的科学概念转化为学生可触摸、可感知的真实体验。当开学仪式变成一场沉浸式的科技启蒙,我们不禁思考:如何借此在青少年心中真正播下科学的种子?人工智能又将如何为教育带来深层变革?
一、各地“炫”出AI机器人迎新 为青少年心中播下科学种子
在山东大学迎新现场,人形机器人抬起双臂,做出“比心”动作,与新生自如交流、实时答疑,成为校门口最受欢迎的“新伙伴”。这些机器人不仅能够完成招手、握手、打太极等多种动作,还借助大语言模型实现智能对话。据该校数智化支撑研究院工程师李振介绍,将机器人融入迎新,不仅是技术展示,更是希望激发新生对人工智能、机械工程等前沿科技的兴趣,引导他们思考跨学科融合的可能,为大学科创教育奠定起点。
与此同时,在大连理工大学,一只灵活的机器狗正忙碌地穿梭于迎新点和宿舍楼之间。它能负重约20千克,自如完成爬楼梯、避障、行李搬运等任务,引来众多新生的驻足与惊叹。该校未来书院2025级学生李金泽表示,从机器狗到AI交互装置、实时数据大屏,校园中处处流露的科技氛围,让新生们直观感受到技术带来的魅力。
从迎宾接待到物流协助,智能机器人正以多样化角色亮相开学现场,成为许多学校个性化、智慧化服务的新名片。这一现象不仅反映出我国机器人产业的迅速成长,更在青少年迈入新学业阶段之际,悄然埋下探索与创新的种子。
二、人工智能如何真正为教育赋能
热闹的科技迎新只是起点,更深层的命题在于人工智能如何持续赋能教育进程,融入日常教学。目前,全国多地正积极推动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的普及,“人工智能+教育”正成为一条崭新的育人赛道。
南京市琅琊路小学的“未来教室”里,学生们正以小组形式在教师引导下“初探人脸识别”。通过互动游戏,他们亲身体验不同遮挡、光线、角度对机器识别的影响,在实践中理解技术原理。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南京市鼓楼区全面启动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计划每学年开设不少于8节相关课程,并力争在2027年实现全区全学段覆盖。
该区构建了“基础—拓展—创新”三级课程体系,将人工智能内容融入信息科技与综合实践课程中。琅琊路小学信息科技教研组组长刘凯晨提到,学校还成立了人工智能数智中心,定期开展师资研训与跨学科内容整合,力求让AI教育更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与认知水平。
三、实施“人工智能+” 不是一道选择题 而是一道必答题
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明确提出,2027年智能终端普及率将超70%,2035年我国将全面迈入智能社会。在这一背景下,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已不是“要不要做”的选择,而是“必须做好”的迫切课题。
兰州大学团委工作人员王文强指出,面对人工智能迅猛发展与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高校承担着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他鼓励大学生既要打牢专业基础,也要勇于跨界创新,关注国家战略与科技前沿,力争在关键领域实现原创突破,同时树立科技自信与时代责任感,展现青年担当。
更多文章
-
科技赋能黑茶产业 理想华莱开拓国际化新路径
秋日映照下的安化黑茶产区,层叠的茶山呈现深浅交织的绿意,成排的茶树在微风中轻轻摆动。位于理想华莱万隆黑茶产业园的智能生产线上,速溶茶产品正以每分钟420袋的稳定节奏完成包装,这些运用先进萃取技术加工的黑茶制品,即将通过物流网络发往全国各地乃至海外市场。"2025年,我们重点推进13个研发项目,要用科技力量
-
探迹科技发布AI智能体平台,推动企业迈向数字员工时代
近日,广州创新企业探迹科技正式推出面向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大模型智能体平台。该平台旨在打造具备类人思考能力、可自主执行任务、熟悉业务流程并具有高度适应性的数字员工,帮助企业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实现智能化转型。这一平台将在本年度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正式亮相。新一代数字员工具备三大特点:能够模拟人类
-
科技助力文化遗产保护 创新手段让文明记忆复苏
10月2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河北省文史研究馆)在石家庄组织召开新技术赋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研讨会。来自全国九个省市的文史馆员、专家学者,以及高校、科研机构和科技企业代表共聚一堂,深入探讨如何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唤醒珍贵的历史记忆。一、考古与修复 前沿技术让历史细节“抽丝剥茧”"泥河湾考古工作取得的成
-
智慧康养机器人集中亮相 科技赋能银发经济新场景
机器人技术已成为当前市场关注焦点,其商业化应用路径备受行业重视。在服务老年群体的康养领域,相关技术的实际落地正取得积极进展。10月29日,"智享未来——保姆机器人大会"成都智慧康养机器人展演活动在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现场展示的喂餐机器人、智能轮椅、药品分拣机器人等多类产品,成为参观者瞩目的
-
教育专家齐聚成都 探讨人工智能赋能教学创新
10月28日,四川省基础教育"网链共享计划"·成都市"人工智能+教学"应用场景建设推进会与青羊区"人工智能+教育"主题研讨活动在成都市青羊区顺利举行。来自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机构的知名学者,以及科大讯飞、希沃等企业的技术专家,围绕"人工智能+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