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浙江宁波“数智之约”:一场科技与城市未来的对话
“我只花了30秒,就拿到了AI为我独家设计的徽章,特别有纪念意义!”在浙江宁波举办的第十五届智慧城市与智能经济博览会上,“00后”参观者张雅楠兴奋地分享着她的体验。她把这场展会视作一次“科技漫游”,穿梭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宁波市数据局等展位之间,沉浸于“人工智能+文旅”带来的新奇感受。
从2011年首届展会至今,宁波已连续十五年举办这一聚焦数字化与智能化的盛会,每一年都涌现出新元素。今年,超过400家参展单位中,有半数以上是首次亮相。那么,这一次的数智之约,又带来了哪些突破与惊喜?
一、产业亮相:“四大首次”新亮点
踏入展馆,最吸引眼球的是位于一号厅的人工智能与具身智能展区——超过50台人形机器人与机器狗齐聚一堂,动态展示其灵活性与智能性。本届博览会首度聚焦四大板块:具身智能、绿色能源、科技助残与制造业转型,它们共同映射出宁波正在推进的产业升级战略。
中国联通展台的季灵介绍道:“无论是AI还是机器人,其背后都离不开大数据的底层支持。”展台不仅陈列了智能终端与数据硬件,还系统呈现了人工智能在多行业中的深度应用与支撑体系。
在浙江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展区,多家企业展示了人工智能贯穿于研发、生产、管理等制造全流程的实际案例,折射出宁波作为国家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的探索历程。中国移动的练藏元则举例说,展台工作人员所穿的未来风格制服,正是借助“AI+3D设计”及AIGC技术完成的——类似技术已逐步应用于纺织服装等行业。
宁波市数据局的展台则打造了一条“穿越时空”的数字体验通道。观众可以借助数字人分身,身着古装沉浸于历史场景之中。该展台负责人金玉清透露,通过真人数据采集与大模型训练,这项“数字古人”交互技术即将在多个景区投入使用。
此外,“科技助残”区域展出了二十余款智能辅助产品,如电动爬楼轮椅;数智能源馆则推出光伏、储能、水务等方向的数字解决方案,既体现出技术的人文温度,也助推了能源产业的深度转型。
二、沉浸体验:“具身智能”新体感
在人工智能与具身智能展区,一批人形机器人正流畅地进行太极拳、书法、舞蹈等才艺展示,并与观众自如对话。它们背后,是语音交互、非线型运动控制、多模态融合等核心技术的支撑。
不仅如此,具身智能在本届展会中展现出更丰富的生活应用形态。尤其在与助残科技结合的板块中,智能设备通过身体与环境的实时互动,实现感知、学习与自主进化。
比如智能外骨骼、腰部助行机器人等,不仅能精准操控,还可依据用户身高、环境改变和使用习惯自我调节,为行动障碍者提供远超常人水平的辅助动力。
残疾人曹雷钧从1999年便开始使用轮椅,他在现场体验了座椅式移位机与电动爬楼轮椅后感慨:“这些产品操作简便,能显著提升生活质量,不仅是残疾人的福音,也非常适合老年人使用。”
从推动产业智能化,到切实改善民生,本次博览会全面呈现了智能科技的应用潜力与发展前沿,也体现出宁波正在经历的深刻转型——从一个以港口物流和传统制造见长的城市,迈向以数字计算、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型智慧城市。
数据表明,2024年宁波实现工业增加值7067亿元,数字经济规模达9904.2亿元,占GDP比例54.6%;2025年上半年,人工智能产业增速达19.2%,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动能。
更多文章
-
科技赋能黑茶产业 理想华莱开拓国际化新路径
秋日映照下的安化黑茶产区,层叠的茶山呈现深浅交织的绿意,成排的茶树在微风中轻轻摆动。位于理想华莱万隆黑茶产业园的智能生产线上,速溶茶产品正以每分钟420袋的稳定节奏完成包装,这些运用先进萃取技术加工的黑茶制品,即将通过物流网络发往全国各地乃至海外市场。"2025年,我们重点推进13个研发项目,要用科技力量
-
探迹科技发布AI智能体平台,推动企业迈向数字员工时代
近日,广州创新企业探迹科技正式推出面向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大模型智能体平台。该平台旨在打造具备类人思考能力、可自主执行任务、熟悉业务流程并具有高度适应性的数字员工,帮助企业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实现智能化转型。这一平台将在本年度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正式亮相。新一代数字员工具备三大特点:能够模拟人类
-
科技助力文化遗产保护 创新手段让文明记忆复苏
10月2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河北省文史研究馆)在石家庄组织召开新技术赋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研讨会。来自全国九个省市的文史馆员、专家学者,以及高校、科研机构和科技企业代表共聚一堂,深入探讨如何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唤醒珍贵的历史记忆。一、考古与修复 前沿技术让历史细节“抽丝剥茧”"泥河湾考古工作取得的成
-
智慧康养机器人集中亮相 科技赋能银发经济新场景
机器人技术已成为当前市场关注焦点,其商业化应用路径备受行业重视。在服务老年群体的康养领域,相关技术的实际落地正取得积极进展。10月29日,"智享未来——保姆机器人大会"成都智慧康养机器人展演活动在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现场展示的喂餐机器人、智能轮椅、药品分拣机器人等多类产品,成为参观者瞩目的
-
教育专家齐聚成都 探讨人工智能赋能教学创新
10月28日,四川省基础教育"网链共享计划"·成都市"人工智能+教学"应用场景建设推进会与青羊区"人工智能+教育"主题研讨活动在成都市青羊区顺利举行。来自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机构的知名学者,以及科大讯飞、希沃等企业的技术专家,围绕"人工智能+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