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届全国青少年科创大赛启幕 国内外选手共探科技前沿
第39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于8月15日至19日在呼和浩特市拉开帷幕。本届赛事吸引了来自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及港澳台地区的35支少年组队伍参赛,同时还有全国学会推选的22支青年组队伍同场竞技。值得一提的是,来自亚非欧南美四大洲的18支国际代表队也参与了这场科技盛会。
作为国内青少年科技创新领域的顶级赛事,本次活动由中国科协联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多家单位共同举办。大赛在内容设置上独具特色:注重思想价值引导,建立青年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强调科技创新实践,同时结合内蒙古当地科教资源促进区域发展。这场国际化的科技交流活动,为全球青少年搭建了一个展示创新成果的重要平台。
本届大赛在人才培养机制上实现重要突破,创新推出"青少年成长支持计划"。40余家包括央企、高新技术企业在内的用人单位通过"双选会"形式,为获奖选手提供学术交流、实习就业等全方位支持,着力构建贯穿校园与职场的持续培养体系,推动赛事功能由"选拔人才"向"培育人才"转型升级。
在实践环节设置上,大赛首度引入现场科技挑战赛。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产业实际难题,围绕基础科学、生命健康、智能制造等七大重点领域,针对不同年龄段参赛者设计差异化实践任务。通过量化评估体系,全面考察青少年在知识运用、实践操作、创新思维及团队合作等方面的综合素养。这一创新举措使赛事评价更加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为科技创新后备人才成长提供了真实场景的锻炼平台。
本届大赛进行了系统性改革,在参赛群体、选拔机制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实现全面升级。赛事将主要面向15-24岁的青少年群体,通过整合全国学会和地方科协的优质资源,构建多层次的科技竞赛体系。在评审方式上,打破以往单纯以作品论英雄的模式,转为重点考察参赛者的现场表现,从知识运用能力、实践操作水平、创新思维品质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确保选拔过程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这项始于1982年的赛事,前身可追溯至1979年的全国青少年科技作品展。经过40余年的发展完善,在中国科协等主办单位的持续培育下,已成长为我国青少年科技教育领域的标杆性活动。新一届大赛通过创新组织形式,着力打造集科研训练、能力培养、交流展示于一体的综合平台,以竞赛为纽带促进青少年科技人才的系统培养和梯队建设,为科技创新后备力量的成长提供有力支撑。
更多文章
-
外资加速布局中国市场 科技创新与股市回暖提振信心
国际媒体近日关注到,随着中国科技产业持续突破与资本市场表现强劲,全球投资者对中国资产的配置意愿显著提升,外资正掀起新一轮对华投资热潮。1.科技突破,投资者“害怕错失”中国科技企业的创新成果成为吸引外资的关键因素。阿里巴巴等科技巨头陆续推出自研AI大模型,寒武纪等芯片公司在关键技术领域实现进展,这些突破增
-
科技赋能传统米粉产业 中国特色小吃加速走向世界
在广西柳州举办的2025中国米粉企业产需对接大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与行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将传统米粉这一特色小吃打造成为现代化大产业,并推动其走向更广阔的国际市场。本次大会作为国际米粉产业博览会的重要环节,汇集了120余家米粉生产及设备制造企业。展厅内香气四溢,柳州螺蛳粉、桂林米粉、常德米粉
-
东莞智能终端产业图谱:数据解码万亿级集群创新密码
在全球科技巨头相继发布新品的九月,智能终端产业再度成为市场焦点。而支撑这些创新产品从概念走向现实的,正是东莞这座隐藏在全球智能终端制造网络背后的重要城市。合合信息旗下启信宝近期发布《全国产业集群大全》东莞专题,从数据视角揭示这一区域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一、电子信息产业汇聚超2.5万家企业东莞构建了一个由专
-
长虹亮相科博会:熊猫AI与硬核科技的双重奏响
在四川绵阳举办的第十三届中国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上,长虹控股集团以独特的“熊猫AI智能家电”与“硬核科技成果”双线展示成为焦点。这一设计既展现了科技为日常生活带来的温度,也凸显了企业在关键技术领域服务国家战略的实力。步入展区,“熊猫AI快乐生活”主题入口以全息投影再现大熊猫在竹林中嬉戏的场景,吸引众多观
-
人工智能步入现实:2025云栖大会见证AI规模化落地
为期三天的2025云栖大会在杭州云栖小镇落下帷幕。尽管官方统计参会人数超过12万,但现场熙攘的人流、密集的新品发布和琳琅满目的实体产品,更直观地展现出一个新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已从演示文稿中的概念和宣传片中的愿景,蜕变为可触摸、可体验、可感知的实体存在。这一变化让众多科技爱好者感叹:在屏幕上“悬浮”多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