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纺织革新 魏桥智造引领产业变革
一、展厅藏“奇布”,微米之间解除行业痛点
步入魏桥纺织的研发展示空间,一件件看似平常的服装中蕴含着前沿技术。企业推出的棉质凉爽T恤,在接触肌肤时能瞬间传递清新凉意,适合炎热季节;另一类吸光发热型服饰,则能将光线与体表温度高效转化为热能,在寒冷时节提供持续温暖。
面对纳米纤维强度不足、难以用常规方法纺纱的难题,魏桥携手东华大学等科研机构开展联合攻关。团队创新采用镶嵌纺工艺,以棉纤维为载体,成功实现棉与纳米材料的跨尺度复合纺纱。这项技术充分发挥纳米纤维的表面特性,仅需微量功能材料即可赋予棉制品新的性能。由此制成的全棉纳米复合纱,既保持了棉的亲肤舒适,又具备温度自适应调节的“冷暖双效”。
“我们在全棉功能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全流程中严格把控成本,并依托完整的产业链条,实现从纺纱、织造到印染的一体化运作,确保高科技产品具备市场竞争力。目前该系列已被多家知名服装与家居品牌采用,年内经济效益突破一千三百万元,用户反馈积极,市场潜力显著。”山东魏桥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吕治家介绍。
展厅中的每件展品都是魏桥创新能力的真实写照。从抗菌防螨的婴童织品,到耐穿免烫的职业装面料;从环保可降解的纤维材料,到精细高档的家纺原料,这些成果的背后是企业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持续投入。通过自主研发的微纳米镶嵌纺技术,魏桥成功打破技术瓶颈,开启“按需穿衣”的全新消费体验,让实验室的前沿科技走进大众生活。
二、工厂显“智慧”,万锭用工仅需十人
如果说技术研发是魏桥的“智慧核心”,那么其智能化生产基地则展现了强大的“制造实力”。走进魏桥的数字化纺织车间,已不见往日机器喧闹、人员密集的景象,取而代之的是高度自动化的“无人工厂”。
厂房内,总长35公里的智能轨道输送系统如银色动脉贯穿各区域,实现从粗纱到成品入库的全流程自动化流转,包装环节亦无需人力。配备5G激光导航的无人搬运车轻巧移动,精准运送直径一米、重约五十公斤的棉条筒,衔接梳棉与并条工序。在智能粗纱机前,机械臂自如完成落纱、换管与转运操作,满纱经轨道直达纱库,空管自动归位,整个流程一气呵成。
车间还搭载智能控制平台,管理人员可通过移动终端随时调取各环节实时画面,实现远程运维。结合美国EFS电子配棉系统及自建的订单工艺数据库,平台能根据客户需求智能分析原料,生成最佳配棉方案,既提高了资源使用效率,也保障了纱线质量的统一性。
从实验成果到批量制造,魏桥的“智慧工厂”起到关键桥梁作用。基于多年纺织实践与智能化改造,企业建立起专属的专家知识库、配棉体系和一体化物流网络,基本实现全流程无人作业。如今,生产效率提高近四成,每万锭纱线仅需约十名员工,较以往降低八成人力。魏桥的智能管理体系已跻身国际先进行列,为行业智能化转型树立了标杆。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创立以来,魏桥创业集团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实现了从追随者到并行者再到引领者的蜕变。作为山东纺织服装产业的骨干力量,魏桥的变革历程,正是该省制造业向绿色、智能、高端迈进的真实写照。
步出智能工厂,厂区环境洁净宁静,无烟尘弥漫,无噪音扰人。这家历经数十载风雨的纺织龙头企业,正以研发创意为笔、智能科技为墨,在黄河畔的沃土上挥就传统产业升级的崭新篇章,为山东制造业的持续发展贡献坚实力量。
更多文章
-
智能科技驱动制造业革新 构筑新型生产力核心引擎
作为引领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人工智能正在重塑全球制造业发展格局。在工业制造领域,智能技术的深度应用正催生新的生产力形态,推动制造体系向智能化、高端化方向转型。智能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正在引发生产模式和产业形态的根本性变革。通过引入机器视觉、智能感知和自主学习等先进技术,现代生产系统获得了自主决策
-
科技赋能纺织革新 魏桥智造引领产业变革
一、展厅藏“奇布”,微米之间解除行业痛点步入魏桥纺织的研发展示空间,一件件看似平常的服装中蕴含着前沿技术。企业推出的棉质凉爽T恤,在接触肌肤时能瞬间传递清新凉意,适合炎热季节;另一类吸光发热型服饰,则能将光线与体表温度高效转化为热能,在寒冷时节提供持续温暖。面对纳米纤维强度不足、难以用常规方法纺纱的难
-
AI中医舌诊系统亮相高交会 智慧科技赋能传统医学
在深圳举办的第二十七届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一款融合人工智能与传统中医的诊断系统成为首日亮点。这项创新技术通过数字化的舌象分析,为参观者提供即时体质评估,引来众多观众亲身体验。在展区现场,体验者只需在智能设备前停留片刻,系统便能通过捕捉舌部特征生成详细的健康报告。一位参与者表示:"分析结果十
-
粤科院多项创新成果亮相高交会 智能感知与新材料受瞩目
嗅觉智能识别、创新骨修复材料、自主灭蚊设备……广东科研机构的多项创新成果在近期举办的国际科技博览会上集中呈现。11月中旬,以“创新驱动发展 跨界协同共创”为主题的第二十七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博览会在深圳举行。广东省科学院在此次盛会上发布了二十余项自主研发成果,涵盖环境感知、生物医疗、新材料等多个前沿领域,
-
进博会展示AI新图景:智能科技赋能基建与医疗升级
本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科技展区成为关注焦点,多家国际知名企业集中呈现了人工智能在基础建设与健康医疗领域的最新应用成果。在工业制造板块,德国科技企业西门子推出了面向中国市场的生成式工业AI辅助系统,该技术率先应用于汽车智能制造环节,有望将编程周期缩短近三分之一。同时,西门子还与国内金属建筑企业共同研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