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科院多项创新成果亮相高交会 智能感知与新材料受瞩目
嗅觉智能识别、创新骨修复材料、自主灭蚊设备……广东科研机构的多项创新成果在近期举办的国际科技博览会上集中呈现。
11月中旬,以“创新驱动发展 跨界协同共创”为主题的第二十七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博览会在深圳举行。广东省科学院在此次盛会上发布了二十余项自主研发成果,涵盖环境感知、生物医疗、新材料等多个前沿领域,成为展会中备受瞩目的创新力量。
在环境感知领域,科研人员推出了国内首套气味智能解析系统。该系统将精密仪器、分子感知技术与人工智能相结合,实现了气味成分的实时解析与智能识别。通过独特的分子重组技术,无需依赖标准样品即可完成复杂气味分析,使气味检测变得直观可视。结合仿生传感与智能算法,该系统能对混合气味进行精准解析,推动气味分析进入智能化新阶段。
在生物医疗方面,科研团队针对老年骨质疏松难题,开发出新型骨修复材料。这种智能骨水泥通过特殊离子交换机制,实现两种生长因子的有序释放,既保持材料强度又具备生物活性,为老年骨损伤治疗提供了新方案。同时,针对饲料原料供应紧张问题,研究团队突破了氨基酸生产工艺瓶颈,构建出高效菌种筛选体系,助力保障我国饲料产业安全。
在资源利用领域,科研人员聚焦药食同源植物开发,通过生物发酵等创新工艺,解决了加工过程中的风味保持与功效提升等关键技术,成功研制出系列健康食品。
新材料研发也取得重要突破。采用3D打印技术制造的微型反应器,具备传热效率高、结构紧凑等优势,其一体化流道设计既保障了反应安全,又大幅提升了反应效率,已为多家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在半导体材料领域,科研团队攻克了集成电路封装用特种环氧树脂的合成技术,实现了关键材料的自主供应。同时开发的电磁屏蔽材料,通过创新结构设计,展现出优异的电磁波吸收性能,可满足高速通信等领域的发展需求。
为提升蚊媒传染病防控能力,科研机构联合研制出智能灭蚊机器人。该设备能适应复杂环境作业,有效降低人工操作风险,目前已在多个社区投入使用,显著提升了区域蚊媒防控水平。
此次博览会吸引了全球百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千家创新机构参与,包括众多知名企业和科研院所,展现了当前科技发展的前沿趋势。
更多文章
-
智能科技驱动制造业革新 构筑新型生产力核心引擎
作为引领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人工智能正在重塑全球制造业发展格局。在工业制造领域,智能技术的深度应用正催生新的生产力形态,推动制造体系向智能化、高端化方向转型。智能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正在引发生产模式和产业形态的根本性变革。通过引入机器视觉、智能感知和自主学习等先进技术,现代生产系统获得了自主决策
-
科技赋能纺织革新 魏桥智造引领产业变革
一、展厅藏“奇布”,微米之间解除行业痛点步入魏桥纺织的研发展示空间,一件件看似平常的服装中蕴含着前沿技术。企业推出的棉质凉爽T恤,在接触肌肤时能瞬间传递清新凉意,适合炎热季节;另一类吸光发热型服饰,则能将光线与体表温度高效转化为热能,在寒冷时节提供持续温暖。面对纳米纤维强度不足、难以用常规方法纺纱的难
-
AI中医舌诊系统亮相高交会 智慧科技赋能传统医学
在深圳举办的第二十七届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一款融合人工智能与传统中医的诊断系统成为首日亮点。这项创新技术通过数字化的舌象分析,为参观者提供即时体质评估,引来众多观众亲身体验。在展区现场,体验者只需在智能设备前停留片刻,系统便能通过捕捉舌部特征生成详细的健康报告。一位参与者表示:"分析结果十
-
粤科院多项创新成果亮相高交会 智能感知与新材料受瞩目
嗅觉智能识别、创新骨修复材料、自主灭蚊设备……广东科研机构的多项创新成果在近期举办的国际科技博览会上集中呈现。11月中旬,以“创新驱动发展 跨界协同共创”为主题的第二十七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博览会在深圳举行。广东省科学院在此次盛会上发布了二十余项自主研发成果,涵盖环境感知、生物医疗、新材料等多个前沿领域,
-
进博会展示AI新图景:智能科技赋能基建与医疗升级
本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科技展区成为关注焦点,多家国际知名企业集中呈现了人工智能在基础建设与健康医疗领域的最新应用成果。在工业制造板块,德国科技企业西门子推出了面向中国市场的生成式工业AI辅助系统,该技术率先应用于汽车智能制造环节,有望将编程周期缩短近三分之一。同时,西门子还与国内金属建筑企业共同研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