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力量集结:中国顶级机器人赛事苏州启幕
中国顶级机器人赛事——第二十七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全国总决赛5日在苏州吴中区拉开战幕。本届赛事汇聚了全国高校1200余支参赛队伍,超过3000名青年科技人才同场竞技。作为创办于上世纪90年代末的权威赛事,该比赛经过26年的发展,已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机器人技术创新展示平台。
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领导在开幕式上表示,这项延续26年的赛事已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平台。历届参赛青年通过算法创新和工程实践,为国内智能科技发展贡献了青春智慧。他鼓励本届选手在团队协作中激发创意,在技术比拼中提升能力,展现新时代工程师精神。
本届赛事规模创历史新高,自启动以来吸引了全国900多所高校参与,报名队伍突破3万支,参赛学生近10万人。赛事设置全面升级,总决赛涵盖创新设计、技术挑战、场景应用和竞技对抗四大类型,共设20个专业赛项,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了全方位的展示舞台。
竞技场上,智能科技绽放异彩。格斗机器人灵活闪转,足球机器人团队配合射门,月球探测机器人精准采集样本……各参赛团队纷纷亮出绝活,展现了中国青年在智能机器人领域的技术实力。
哈尔滨工业大学领导勉励青年学子永葆探索精神:"从工业机械臂的精密控制到人形机器人的动态平衡,每一项技术突破都源于对未知的执着求索。希望你们坚守科技报国初心,勇攀技术高峰,将奇思妙想转化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实际力量。"这番寄语道出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真谛。
吴中区作为本次大赛承办地,正全力构建"智能机器人"产业生态。该区通过引进哈工大苏州研究院等高端平台,集聚创新资源,已发展成为国内智能装备领域的重要创新策源地。2023年,全区机器人产业规模突破百亿,创新人才密度位居全国前列。
赛事期间,大赛组委会与吴中区共建人才培养基地,打造"竞赛实训-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的创新培育体系。这一举措将加速创新要素聚合,为区域产业升级提供人才支撑,进一步巩固吴中在智能机器人领域的领先优势。
更多文章
-
数据标注产业提速,为人工智能规模化应用筑基赋能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不断突破,数据标注作为AI产业链的关键基础环节,正迎来高速发展。多类创新应用加速落地,如医学影像智能标注平台实现了工具与系统的全面国产化替代;多模态数据标注新业态逐步成熟,助力打破国外在AI训练数据领域的技术垄断。当前,我国数据标注产业已进入规模化、体系化发展新阶段,成为推动人工智能从研
-
广东发布第三批“人工智能+”场景,多个重大项目落地
9月19日,在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产品与服务发布会(广州专场)上,广东省正式推出第三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覆盖海洋经济、生态环境、文化、国资和能源五大领域,共26类细分场景,多项人工智能技术已实现初步应用并取得实效。会上还集中落地一批国家级重大项目,涵盖医疗、能源、公共安全等多个关键领域。1.
-
共筑AI安全新生态:2025网安周人工智能治理论坛在昆举行
秋日的昆明,滇池水光潋滟,气候宜人。9月17日,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人工智能安全治理分论坛于此举办。来自学界、产业界与政府的专家代表汇聚一堂,围绕人工智能风险防控、治理路径、算法安全及应用实践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交流,并发布了多项重要成果,包括中文互联网基础语料3.0、生成式AI安全测评基准数据集,以及行
-
科技赋能黔东南水稻稳产增收,良种良法绘就丰收新图景
在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即将到来之际,黔东南州的田野间稻浪翻滚、机声隆隆,农民们忙碌的身影与金黄的稻穗共同构成一幅动人的丰收画卷。这片喜悦的背后,是贵州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黔东南州综合试验站(依托黔东南州农业科学院)多年来以科技力量突破山区种植瓶颈、持续助推农业提质增效的扎实努力。在凯里市大风洞镇都
-
2025电博会在青岛启幕:六大展区点亮AI与智慧生活新图景
9月19日,2025中国国际消费电子博览会(电博会)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红岛馆正式开幕。本届展会为期三天,汇聚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家企业,展览面积达6万平方米,规模创历史新高。作为山东省唯一的国家级专业消费电子展会,电博会由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青岛市人民政府联合多家国家级行业机构共同承办,今年已步入第22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