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推进'人工智能+'战略 加速数实深度融合
国务院近日审议通过《"人工智能+"行动实施意见》,标志着我国AI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核心技术,人工智能正加速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今年政府工作明确将"人工智能+"作为重要战略,旨在充分发挥数字技术与制造业的协同效应。
会议指出,当前AI技术迭代速度持续加快,我国具备完整的产业链、庞大的市场空间和多元的应用场景等独特优势。新政策将重点推动AI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规模化应用,通过"技术创新-场景验证-产业推广"的闭环机制,实现技术与产业的相互促进、协同发展。这一战略部署将有效激发创新活力,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强劲动能。
专家指出,"人工智能+"战略的深入实施将产生多重积极效应:一方面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升级,另一方面培育新兴产业增长点,最终实现发展成果全民共享。这一进程需要构建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创新体系——政府部门和国企应率先开放应用场景,为技术验证提供实践舞台;同时完善算力基础设施、数据要素市场等支撑体系,营造开放包容的创新生态。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AI技术深度应用,数据安全、算法偏见等治理挑战日益凸显。对此,政策层面强调要建立敏捷协同的治理机制,在促进发展的同时防范风险。这种"发展+治理"的双轨思路,既回应了产业关切,也为AI技术创新划定了安全边界。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政策部署具有三个鲜明特征:一是突出场景驱动,通过规模化应用加速技术迭代;二是强化生态支撑,夯实产业发展基础;三是注重安全可控,推动负责任创新。这种系统性的政策安排,将为我国把握AI发展主动权提供制度保障。
更多文章
-
进博会保障体系再升级 “AI食安顾问”精准预警风险
随着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临近,相关服务保障体系也迎来新突破。记者近日从进博会市场监管服务保障指挥中心获悉,一套具备人工智能研判能力的食品安全服务系统已正式上线,通过数据建模与智能分析,主动为餐饮单位提供风险评估与专业指导。据了解,该系统由上海市市场监管部门自主研发,目前已取得国家版权局软件著作权
-
中国智算产业迎来高速增长 多领域协同构建AI新生态
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驱动下,我国智能计算产业正呈现蓬勃发展态势。以内蒙古为核心节点的“东部数据西部算力”模式已实现规模化运营,数据至京津冀地区的传输延迟缩短至5毫秒内,至长三角和粤港澳地区也分别控制在15毫秒和20毫秒以内,标志着跨区域算力协同体系日趋成熟。行业统计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国数据中心标准机架
-
科技赋能传统美食革新 实验室成果加速走向百姓餐桌
眼下,位于沈阳的时丰酸菜产业园区正开足马力投入生产。作为东北酸菜产业升级项目的关键一环,该园区已建成百余座标准化发酵池,并配备了智能化生产车间。透过参观走廊的玻璃幕墙,自动化生产线上的白菜清洗、发酵、切丝、包装等工序尽收眼底。令人惊喜的是,这家酸菜制造企业近六成产品畅销南方各地,成功打开了"东北
-
中国智能医疗设备在广州交易会吸引国际关注
在第138届广州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上,来自多个国家的采购商对中国企业推出的智能医疗设备表现出浓厚兴趣。会场所设的智能医疗展区汇集了数十家科技企业,展出包括辅助康复机器人、智能诊断系统及三维人体解剖平台等创新产品。一位来自中东地区的商务代表在体验某款辅助行动机器人后表示,这类产品设计贴合残障人士需求,技术理
-
山东人工智能技术出海,助力多国产业数字化转型
在近日济南举办的东盟与中日韩人工智能产业论坛上,一朵来自山东平阴的玫瑰成为关注焦点。通过运用区块链与人工智能技术打造的“中韩码”系统,韩国消费者只需扫码即可了解这朵玫瑰从种植到销售的全流程信息。这一创新应用展现了人工智能在跨境贸易中的实际价值。据技术企业代表介绍,该系统利用人工智能完成数据上链与多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