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AI技术全球绽放:从生命救援到智慧医疗的创新实践
国家发展改革委8月1日举行专题发布会,介绍人工智能发展最新政策动向。政策研究室主任蒋毅透露,为加速人工智能技术在各领域的深度应用,发改委会同多部门制定的《"人工智能+"行动实施意见》已于7月31日获国务院审议通过。
蒋毅表示,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已展现出显著的产业赋能效应。他特别提到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发布的《中国智·惠世界》案例集,其中收录了多个具有代表性的国际合作成果:在缅甸地震救援中,快速研发的多语言翻译系统为救灾赢得宝贵时间;新加坡医疗机构采用AI辅助诊断,显著提升肿瘤筛查准确率;南非铁路系统引入智能巡检方案后,安全性和运营效率同步提升;巴西电网运用"无人机+AI图像识别"技术,有效应对复杂地理环境下的巡检挑战。
这些案例生动展现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创新应用,也为我国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提供了实践参考。新政的出台将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实体经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蒋毅在发布会上强调,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已进入规模化应用的关键阶段。通过国内外多个成功案例可以看出,经过市场验证的AI解决方案正展现出解决复杂场景问题的强大能力,在提升产业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方面成效显著。
"我们正处在人工智能技术落地应用的黄金窗口期。"蒋毅指出,从智能驾驶汽车到可穿戴设备,从工业机器人到智慧家居系统,各类智能化产品正快速渗透到生产和生活的各个角落,深刻改变着传统产业形态和生活方式。
对于下一步工作重点,蒋毅介绍将采取双轮驱动策略:
在应用推广方面,将充分发挥中国完整的产业链和庞大的市场优势,重点突破商业化应用瓶颈。通过建立"技术创新-场景验证-规模推广"的闭环机制,促进AI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的良性互动。
在生态建设方面,将重点强化六大基础支撑:构建高效算力网络、培育优质算法库、完善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开源社区、培养复合型人才、健全安全治理体系。通过构建多元协同的治理机制,为人工智能健康发展保驾护航,确保技术创新、产业应用与安全治理协调推进。
这些举措将推动形成市场导向、政策支持、生态协同的发展格局,加快实现人工智能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从试点示范走向规模应用的历史性跨越。
更多文章
-
山东人工智能技术出海,助力多国产业数字化转型
在近日济南举办的东盟与中日韩人工智能产业论坛上,一朵来自山东平阴的玫瑰成为关注焦点。通过运用区块链与人工智能技术打造的“中韩码”系统,韩国消费者只需扫码即可了解这朵玫瑰从种植到销售的全流程信息。这一创新应用展现了人工智能在跨境贸易中的实际价值。据技术企业代表介绍,该系统利用人工智能完成数据上链与多语
-
智慧科技赋能海洋渔业,数字化平台亮相海博会
在近日开幕的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海洋经济博览会上,浪潮智慧科技及其旗下专业公司集中展示了在智慧海洋信息化领域的最新成果。作为体现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展会,海博会已成为促进海洋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此次企业重点展出了人工智能平台、海洋产业互联网系统、智能养殖与渔港管理等解决方案,全面呈现了其
-
北京创新长城保护模式 试点应用机器人巡检技术
北京市积极发挥科技创新资源优势,加快推进数字技术在长城保护领域的应用。目前正在构建长城资源信息与监测预警系统,规划无人机定期巡查航线,并试验性采用四足机器人开展巡检工作,显著提升了巡查工作的效率与精确度。这是记者从近日举行的首都"十四五"规划高质量收官系列新闻发布会——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专场上
-
神舟二十一号成功发射 四川制造护航载人飞天任务
戈壁滩的夜幕中,一道耀眼的火焰划破天际,向着浩瀚太空进发。2025年10月31日23时44分43秒,长征二号F遥二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将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精准送入预定轨道。此次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张陆、武飞、张洪章分别担任驾驶员、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覆盖了我国现有的三类航天员岗位。中国载人航
-
人工智能驱动交通变革,智慧物流提升运输效能
人工智能技术正深度融入交通运输领域,为人员流动与货物运输带来全新模式。这一技术融合不仅提升了运行效率与安全水平,更推动着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根据国家“十五五”规划方向,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将获得科技有力支撑。多位行业专家表示,随着人工智能与交通运输生态的持续融合,未来有望真正实现高效便捷的人员出行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