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城率先实践!探秘电力保障的“智能技术矩阵”

发布时间: 访问量:9

一、新型储能与车网互动

闭幕式现场外围,一排排模块化储能单元与城市主电网协同运行,持续输送稳定电能。此次应用的储能设施采用了领先的“构网型储能系统”,其突出特点在于不依赖外部电网支撑。当外部供电发生瞬时中断时,该系统可在极短时间内切换为自主供电模式,响应速度快于人类感知极限,确保电力不间断。

据相关专家介绍,该储能电站为当前国内电压等级最高、规模最大的构网型储能项目,满负荷运行可释放四万千瓦时电能,能满足两千多户家庭单日用电需求。通过高压直连技术路径,系统有效降低了传统升压模式带来的能量损失,进一步提升了供电的平稳性与效率。

与此同时,部署于场馆周边的车网互动平台构成了应急供电的第二重保障。该站配备数十套大功率双向充电装置,在突发断电情境下,能够将电动车辆中储存的电能反向输送至场馆核心区域,与储能系统协同延长关键负荷的供电时长。

赛事期间,相关团队组织实施了国内首场“构网储能与车网互动”协同供电实测,模拟主电网完全失效的极端状况。结果显示,由储能站与电动车辆共同构建的应急电源体系运行平稳,单车单桩反向送电能力创下国内新高,验证了该模式作为独立电源的可行性与可靠性。

二、以深圳超大城市数字电网为底座

大型活动对供电质量极为敏感,任何细微的电压扰动都可能影响设备运转与现场效果。以往为确保用电稳定,主办方通常在场馆周边设置柴油发电机组,构建与主网互补的临时供电网络。

如今,深圳市依托高度数字化的城市电网系统,已具备直接以公共电网承担重大活动保电任务的信心与能力。在“十四五”建设期间,深圳实现了电网智能化全面覆盖,用户年均停电时间大幅压缩,供电可靠性显著提升。

本届赛事全程,通过本地清洁能源的有效整合与绿色电力证书的配套采购,实现了全部用电的绿色化与低碳化。有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赛事电力保障为范例,系统提炼可推广的经验与模式,积极推动储能、车网互动等新兴业态在更广区域的发展,为构建现代化电力体系与能源结构贡献科技力量。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