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十四五”科技发展取得多项重大进展 关键突破助推产业升级新动能
在山西省政府新闻办近日召开的“十四五”规划总结新闻发布会上,省科技部门负责人介绍,过去五年全省科技创新呈现快速发展态势,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标志性成果。从厚度仅有微米级的超薄钢材到应用于核电站的特厚钢材,从创下月度挖掘纪录的智能化采煤装备到调节性能领先的循环流化床系统,这些技术突破充分展现了我国在高端制造领域的实力。
期间,山西聚焦关键产业链环节,组织实施了近600个科研专项,形成多项原创性技术成果。包括应用于极地科考的首套绿色能源装备、直径12英寸的碳化硅晶圆以及医用级胶原蛋白材料在内的一系列创新成果已进入产业化阶段,有力推动了技术优势向生产力转化。
在创新体系建设方面,山西成功引进国家实验室分支机构,获批国家级超算中心、国际联合实验室等重大平台,并对多家重点实验室进行优化重组。目前,全省已拥有15家国家级科研机构,同时建成以省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为支撑的多层次创新体系,吸引超过两万名科研人员加入,规模较五年前显著扩大。
为激发科研活力,山西推出多项改革举措,包括实施项目招标制、设立双负责人制度、加大青年学者资助力度、优化经费管理流程等。通过设立专项人才激励资金和在高校开展成果管理改革,全省科研队伍实现量与质的同步提升,国家级高端人才数量成倍增长,专职研发人员规模已超过11万人。
在产学研协同方面,该省八成以上科研项目由企业联合院校共同承担。通过派遣技术专家驻厂指导,企业创新能力得到增强。一批央企驻晋机构和省属企业成功开发出大功率风力发电机、半导体加工设备等创新产品,多家科技型企业在专业细分领域形成竞争优势。截至2024年,企业研发投入较五年前增长近五成,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幅达37%。
科技惠农成效显著,沁州黄小米、玉露香梨等特色农产品通过技术改良畅销全国,新型养殖技术丰富了食品供应,旱作农业技术促进粮食生产。医疗领域实现脑机接口辅助手术突破,多个新药进入临床阶段。环保方面,在固废处理、矿山生态治理和碳捕集等技术上取得进展,为绿色发展提供支撑。
省科技部门表示,未来将围绕能源革命、产业结构优化和多元发展目标,深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融合,培育新型生产力,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科技力量。
更多文章
-
AI如何重塑影像未来?跨学科沙龙探讨智能视觉新趋势
近日,一场以“人工智能与影像未来形态”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在金陵科技学院江宁校区举行。会议由江苏省高校戏剧与影视学联盟与该校共同组织,吸引了来自多所高校、研究机构以及行业一线的学者专家,围绕AI技术对影像创作与传播带来的深刻变革展开跨界对话。活动由南京师范大学刘永昶教授主持。金陵科技学院副校长张燕在开幕
-
智能科技赋能造纸业 广西来宾崛起百亿纤维新材料集群
在广西来宾市的现代化生产车间里,林木原料经过全自动生产线加工,化身为面膜基材、航空专用纸等高端产品。近日,参与"产业数智赋能调研"活动的国际媒体代表团走访了当地多家造纸企业,目睹了人工智能技术如何重塑这个传统行业。仙鹤新材料公司作为行业代表,将发展重心放在特种纸领域。企业通过智能化改造,实现
-
济泰高速:织就绿色科技画卷,打造会呼吸的生态公路
初冬时节驱车驶入济南至泰安的高速公路,眼前展开的不仅是一条道路,更是一条充满科技活力、与自然共舞的生态廊道。这条贯通鲁中山水的高速线,自开通以来,不仅拉近了济南与泰安的时空距离,更以绿色为底色、科技为支撑,悄然塑造出一幅“路融于景、科技护航”的现代交通画卷。一、金线串珠,打造流动的风景长廊济泰高速被
-
山西“十四五”科技发展取得多项重大进展 关键突破助推产业升级新动能
在山西省政府新闻办近日召开的“十四五”规划总结新闻发布会上,省科技部门负责人介绍,过去五年全省科技创新呈现快速发展态势,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标志性成果。从厚度仅有微米级的超薄钢材到应用于核电站的特厚钢材,从创下月度挖掘纪录的智能化采煤装备到调节性能领先的循环流化床系统,这些技术突破充分展现了我国
-
AI赋能宏观经济预警 筑牢高质量发展安全防线
一、人工智能对宏观经济预警的赋能作用近年来,在新一代科技革命浪潮推动下,人工智能技术在我国取得长足进步。信息基础设施持续完善,5G网络规模全球领先,计算能力快速提升,为智能化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在深度学习、大模型等关键技术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在语言理解、多模态信息处理等方面跻身世界前列,逐步构建起包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