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算力催生供电新赛道 模块化电源设备迎风口

发布时间: 访问量:3

一、小型设备填补供应缺口

为满足爆发式增长的AI算力需求,数据中心正积极寻求替代供电方案。小型燃气轮机与燃料电池制造商异军突起,成为这一轮能源竞赛中的黑马。面对传统大型燃气轮机长达数年的交付周期,科技企业将目光转向了交付迅捷的模块化发电设备。

以燃料电池见长的布鲁姆能源公司股价实现爆发式增长,其与多家电力巨头及数据中心运营商达成的合作协议成为重要催化剂。在最新财报发布后,单日涨幅达18%,市场预期持续走高。同样,以工程机械著称的卡特彼勒公司也迎来数据中心订单激增,其发电设备部门销售额实现显著增长,已为多个新建数据中心提供核心供电保障。尽管住宅市场表现平淡,但工业级发电设备制造商仍感受到来自科技巨头的强劲需求。

二、估值分化显现投资机会

相较于估值高企的传统电力设备巨头,小型发电设备制造商展现出更具吸引力的投资价值。虽然这些企业同时涉足工程机械、汽车制造及航空等领域,但其发电设备业务的增长潜力尚未完全体现在股价中。

尽管小型设备的单位发电成本较高,碳排放水平也普遍超出大型机组(燃料电池除外),但其模块化特性在保障数据中心持续运行方面独具优势。采用分布式机组布局的数据中心,仅需配置少量备用机组即可确保供电可靠性,这种灵活性使模块化方案在特定场景下反而形成成本竞争力。

不同技术路线各具特点:燃料电池虽维护成本较高,但凭借更优的能源转换效率和清洁特性,在项目审批环节更具优势。

三、产能扩张与市场持续性博弈

在供应紧缺的背景下,数据中心运营商更看重设备交付速度而非绝对成本。专业能源服务商指出,客户为确保2028年前的电力供应,愿意接受更高的购电价格。

面对旺盛需求,设备制造商正积极规划产能扩张。卡特彼勒表示已做好增产准备,布鲁姆能源则宣布将在两年内实现制造能力翻倍,新增产能达1吉瓦。相比之下,传统大型机组制造商态度更为审慎,经历过世纪初科技泡沫导致的产能过剩后,其对资本投入持保守态度。这种审慎姿态既为新兴企业留下发展窗口,也提醒市场需理性看待当前的投资热潮。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