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投用全国首批粮食气膜仓,科技储粮实现保质降耗

发布时间: 访问量:12

秋收过后,正值粮食入库时节。近日,记者随“筑牢大国粮仓”采访团走进位于四川成都的中央储备粮新津直属库,探访国内首批投入使用的气膜结构粮仓。四座通体雪白、弧形穹顶的巨型仓体引人注目,它们已平稳运行两年,主要用于储存大豆。

与传统仓型不同,气膜仓采用三层复合结构:外层为PVDF膜材,具备优异防水性能;中间是聚氨酯保温层,有效隔绝外部温度变化;内层为钢筋混凝土,可承受粮堆巨大压力。据仓储管理科负责人介绍,这种设计使气膜仓在防潮、保温、气密性等关键指标上表现突出,储粮品质得到显著提升。

以大豆储存为例,高温高湿环境容易导致霉变与营养流失。而在气膜仓内,借助智能温控系统,温度常年稳定在20摄氏度左右,配合充氮气调等绿色储粮技术,有效抑制虫害发生。数据显示,仓内大豆储存两年后,水分流失控制在0.3%以内,粗脂肪酸值变化微小,品质保持优良。

除了保鲜效果,气膜仓在节能降耗方面同样表现优异。其综合运维成本较传统仓型降低10%以上,其中气调环节能耗节省达30%。仓内还布设了350个测温点,通过密集分布的蓝色测温电缆,实现对粮堆温度的精准监控。

作为国内首批粮食气膜仓,新津直属库的这四个仓体每个可容纳约7500吨粮食。它们的成功应用,为我国现代化粮仓建设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与实践样本。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