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投用全国首批粮食气膜仓,科技储粮实现保质降耗
秋收过后,正值粮食入库时节。近日,记者随“筑牢大国粮仓”采访团走进位于四川成都的中央储备粮新津直属库,探访国内首批投入使用的气膜结构粮仓。四座通体雪白、弧形穹顶的巨型仓体引人注目,它们已平稳运行两年,主要用于储存大豆。
与传统仓型不同,气膜仓采用三层复合结构:外层为PVDF膜材,具备优异防水性能;中间是聚氨酯保温层,有效隔绝外部温度变化;内层为钢筋混凝土,可承受粮堆巨大压力。据仓储管理科负责人介绍,这种设计使气膜仓在防潮、保温、气密性等关键指标上表现突出,储粮品质得到显著提升。
以大豆储存为例,高温高湿环境容易导致霉变与营养流失。而在气膜仓内,借助智能温控系统,温度常年稳定在20摄氏度左右,配合充氮气调等绿色储粮技术,有效抑制虫害发生。数据显示,仓内大豆储存两年后,水分流失控制在0.3%以内,粗脂肪酸值变化微小,品质保持优良。
除了保鲜效果,气膜仓在节能降耗方面同样表现优异。其综合运维成本较传统仓型降低10%以上,其中气调环节能耗节省达30%。仓内还布设了350个测温点,通过密集分布的蓝色测温电缆,实现对粮堆温度的精准监控。
作为国内首批粮食气膜仓,新津直属库的这四个仓体每个可容纳约7500吨粮食。它们的成功应用,为我国现代化粮仓建设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与实践样本。
更多文章
-
成都投用全国首批粮食气膜仓,科技储粮实现保质降耗
秋收过后,正值粮食入库时节。近日,记者随“筑牢大国粮仓”采访团走进位于四川成都的中央储备粮新津直属库,探访国内首批投入使用的气膜结构粮仓。四座通体雪白、弧形穹顶的巨型仓体引人注目,它们已平稳运行两年,主要用于储存大豆。与传统仓型不同,气膜仓采用三层复合结构:外层为PVDF膜材,具备优异防水性能;中间是聚
-
杭州健康大会展示人机协作新科技,智慧医疗勾勒未来图景
10月16日,2025健康产业高质量合作发展大会在杭州启幕。本次大会致力于构建一个连接政府、企业、学术、研究与资本的多方平台,推动健康产业全链条的深度协作与生态共建。展会现场,程天科技带来的下肢外骨骼康复设备引起广泛关注。一位行动受限的体验者借助该设备实现了自主站立与缓步行走。据介绍,这类融合人工智能与机器
-
深港青年共展海空科技,无人机与冲浪点亮湾区嘉年华
10月17日,一场融合海洋运动与无人机科技的嘉年华活动在深圳盐田区上演。来自深港两地的50余名青年齐聚一堂,在蓝天碧海之间,共同呈现了一场科技与体育交融的精彩盛会。活动以无人机编队飞行与电动冲浪竞速同步启动为亮点。空中,无人机拉起“山海共行动 智启十五运”的醒目标语;海面,五名冲浪选手驾驭电动冲浪板破浪前行
-
中国科大突破毫秒级动态成像,揭示神经突触传递新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国强教授团队在《科学》杂志发表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神经科学研究。该团队历经十五年持续探索,成功开发出毫秒级时间分辨冷冻电镜技术,首次完整捕捉到突触囊泡在神经传递过程中释放与回收的动态结构,并据此提出全新的“亲吻-收缩-逃逸/融合”模型,为长达半个世纪的学术争议画上句号。人类大脑
-
人工智能助力残疾人创业,数字技能点亮乡村未来
近日,长沙市残联在宁乡组织开展了一场面向残疾人士的“人工智能赋能乡村振兴”专项培训。活动以提升数字能力、拓展创业路径为目标,通过系统化课程与多样化教学形式,帮助学员掌握前沿技术,融入乡村发展浪潮。本次培训围绕“认知—实操—融合”三大环节,精心设计了实用且完整的教学体系。课程不仅涵盖人工智能在新媒体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