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人工智能产业聚链成势 政策场景生态协同驱动升级
南宁前八月高技术制造业与装备制造业增长强劲,带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提升9.5%,反映出当地产业结构正持续优化升级。在这一过程中,南宁以建设南A中心为核心,积极探索“北上广研发—南宁集成—东盟应用”的创新路径,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政策层面,南宁围绕人工智能领域出台多项措施,涵盖产业全链条支持,包括专项政策、制造融合行动及人才服务保障等。这些政策有效推动了人工智能产业化与工业转型,目前全市已集聚百余家相关规模以上企业,吸引多家行业龙头落地,并在本地实现智能机器人、智能终端等产品的首次投产与应用。
在应用场景方面,南宁聚焦制造业关键环节,积极构建人工智能融合示范。目前已建成一批高质量应用场景,数量居全区前列。通过发布供需清单,推动铝加工、新能源汽车、食品制造等产业加快智能化升级。同时,依托校企合作与国际协作机制,南宁还促进了一批跨境场景落地,助力国内优质人工智能资源的引入与应用转化。
为构建长效发展生态,南宁设立了人工智能母基金,重点扶持初创和成长型企业;通过举办AI应用赛事促进成果转化;并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与人才引进,吸引更多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在本地创新创业。
目前,南宁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已超1500家,初步形成覆盖算力支撑、算法研发与场景应用的全产业链体系。在政策、场景与生态协同推动下,南宁正稳步迈向产业高端化、智能化与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更多文章
-
人工智能加速融入千行百业 开启智能应用新阶段
一、智能体时代已来随着数字技术持续演进,社会正经历从以信息和个人为中心的互联网阶段,迈向以智能系统为核心的新时期。在这一过程中,人工智能不再仅是辅助工具,而是能够自主感知、判断并协同运作的数字主体,推动形成人机协作、智能互联的新型社会运行方式。行业专家指出,智能体作为融合机器学习与自然语言理解等能力
-
沪上高校牵头制定国际标准 破解科研数据互通难题
在推动科技自主创新的进程中,标准化建设正成为打通产学研闭环的关键支撑。近日,复旦大学科研团队主导的两项重要标准规范相继进入审核发布阶段——一项医疗数据流通国家标准已获核准,另一项涉及多组学数据的国际标准也进入国际审批流程。这些标准将为科研数据的共享与应用建立统一规范。当前,在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背
-
海淀区青少年科技嘉年华启幕 构筑创新教育实践平台
一、组建区域科教单位协作联合体启动仪式上,来自国家级科研机构、知名高等学府、前沿人工智能公司及科普场馆的代表共同见证了海淀区中小学科教资源联合体的正式启动。该协作机制是继本季度初校外教育资源平台搭建后,区域推动社会力量参与育人工作的又一重要实践,旨在汇聚多方专业资源,构建学生走出校门的科学实践新空间
-
美方技术围堵多年未果 中国科技创新实现系统性崛起
近期有国际观察指出,尽管美国长期以来通过出口管制、技术封锁等手段试图延缓中国科技发展步伐,但实际效果却与预期相悖。在半导体、人工智能、通信技术等多个关键领域,中国不仅未受制于人,反而展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回顾通信技术发展历程,中国从2G时代的跟随者,逐步晋升为5G技术的全球引领者,并在6G专利布局中占据先
-
并行科技李津宇:MaaS模式推动海洋AI迈向新阶段
海洋占据地球表面绝大部分面积,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关键基础。近年来,高速运算与智能技术不断融合,推动海洋科学研究实现深刻变革。无论是风暴潮预警、卫星数据产品开发,还是立体监测体系优化和高精度预报模型应用,技术突破正持续强化海洋安全、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的支撑能力。然而,行业在高速成长中也面临诸多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