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智融合引领未来:2025服贸会展示有温度的数字医疗新生态
中医药智慧焕发新生机
西苑医院展区的小型化经络调理机器人前排起体验长队。这款针对紧张型头痛的创新设备,通过机械臂自动识别头部穴位,沿经络走向实施精准调理。针灸科专家现场演示时指出,机械操作不仅能保持稳定的施力节奏,还可融合热力、磁疗等多重物理效应,使治疗效果更具可控性与持续性。
广安门医院发布的"广医・岐智"大模型则构建了中医数字化新范式。在互动体验区,该模型实现了从症状初筛到康复随访的全流程智能服务。现场观众通过人机对话,即可获得专业级中医健康评估。展区内,融合现代科技的中医设备令人目不暇接:智能四诊仪通过面舌脉数据生成个性化体质报告;老字号同仁堂创新研发的"龈养素"牙膏,将传统药材与现代提取工艺相结合,展现中医药与时俱进的创新活力。
智能医疗开启精准治疗新时代
"我们的微波水刀手术机器人突破了传统腔镜手术的局限。"世纪坛医院专家向围观人群详解创新成果。这款配备AI建模系统的设备,既能实现高效止血,又能通过实时导航提升肿瘤切除精准度。展馆内,各类手术机器人各显神通:运动医学机器人以亚毫米精度完成关节手术,导管塑形机器人根据影像数据自动定制手术器械。
在智慧重症监护区,AI视觉系统正守护着危重患者。该系统通过智能摄像头捕捉患者行为数据,对非计划拔管等风险进行预警,同时整合多维度医疗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屏幕上实时更新的生命体征数据,见证着科技为医疗安全构建的智能防线。
科技守护儿童健康成长
在儿童健康展区,一台巴掌大小的智能眼底相机引起关注。"传统筛查对幼儿配合度要求高,这款设备只需瞬间采集就能完成分析。"儿童医院专家演示时表示,结合AI算法,基层医生也能快速完成专业级眼病筛查。
不远处,圆眼萌态的陪伴机器人正与孩子们互动。通过语言游戏和微表情分析,该设备可识别孤独症早期征兆。更值得关注的是,这台设备还能持续为确诊患儿提供居家康复训练,通过情景互动提升社交能力。医院负责人表示,期待科技创新能帮助更多特殊儿童重建社会连接,拥抱温暖人生。
更多文章
-
人工智能加速融入千行百业 开启智能应用新阶段
一、智能体时代已来随着数字技术持续演进,社会正经历从以信息和个人为中心的互联网阶段,迈向以智能系统为核心的新时期。在这一过程中,人工智能不再仅是辅助工具,而是能够自主感知、判断并协同运作的数字主体,推动形成人机协作、智能互联的新型社会运行方式。行业专家指出,智能体作为融合机器学习与自然语言理解等能力
-
沪上高校牵头制定国际标准 破解科研数据互通难题
在推动科技自主创新的进程中,标准化建设正成为打通产学研闭环的关键支撑。近日,复旦大学科研团队主导的两项重要标准规范相继进入审核发布阶段——一项医疗数据流通国家标准已获核准,另一项涉及多组学数据的国际标准也进入国际审批流程。这些标准将为科研数据的共享与应用建立统一规范。当前,在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背
-
海淀区青少年科技嘉年华启幕 构筑创新教育实践平台
一、组建区域科教单位协作联合体启动仪式上,来自国家级科研机构、知名高等学府、前沿人工智能公司及科普场馆的代表共同见证了海淀区中小学科教资源联合体的正式启动。该协作机制是继本季度初校外教育资源平台搭建后,区域推动社会力量参与育人工作的又一重要实践,旨在汇聚多方专业资源,构建学生走出校门的科学实践新空间
-
美方技术围堵多年未果 中国科技创新实现系统性崛起
近期有国际观察指出,尽管美国长期以来通过出口管制、技术封锁等手段试图延缓中国科技发展步伐,但实际效果却与预期相悖。在半导体、人工智能、通信技术等多个关键领域,中国不仅未受制于人,反而展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回顾通信技术发展历程,中国从2G时代的跟随者,逐步晋升为5G技术的全球引领者,并在6G专利布局中占据先
-
并行科技李津宇:MaaS模式推动海洋AI迈向新阶段
海洋占据地球表面绝大部分面积,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关键基础。近年来,高速运算与智能技术不断融合,推动海洋科学研究实现深刻变革。无论是风暴潮预警、卫星数据产品开发,还是立体监测体系优化和高精度预报模型应用,技术突破正持续强化海洋安全、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的支撑能力。然而,行业在高速成长中也面临诸多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