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雨连绵挑战秋收 科技助力齐鲁大地“抢粮归仓”
一、无人机“空运”解困,秋收效率倍增
持续秋雨为山东大地带来了严峻挑战。自10月8日起,持续多日的阴雨天气导致鲁西北地区田间积水严重,传统农机难以进场,成熟玉米面临滞留风险。
在菏泽鲁西新区的玉米田里,一场“空中运输”正在紧张进行。多架搭载专用吊具的无人机在雨幕中灵活起降,通过机械臂精准抓取装满玉米的编织袋,将其平稳转运至田边干爽区域。这种新颖的作业方式,有效避开了泥泞田地的限制。
“往年这时候,人陷在泥里挪不动步,现在无人机一个钟头就能干完五亩地的搬运。”当地农户王建民欣慰地表示。据悉,无人机单次运载量可达数十公斤,作业效率较传统人工提升近十倍,成为雨中秋收的“奇兵”。
面对特殊天气,当地政府迅速组建专业技术团队,通过实时气象监测和精准航线规划,确保无人机高效作业。在鲁西新区24.5万亩玉米田中,已有超过九成完成抢收,这得益于当地成立的多个指导组深入田间开展的精准帮扶。
二、智能农机显身手,减损增收见成效
在巨野县的广袤农田里,秋收战役同样如火如荼。该县72.1万亩秋粮正值收获关键期,针对田间积水的特殊情况,全县紧急调配84台履带式收割机投入作业。
这些专用设备轻松应对松软泥泞的田地,一次性完成摘穗、脱粒、秸秆还田等工序。在主要产区,新型智能收割机大显身手,实现日均收割面积超万亩,效率显著提升。
“趁着雨歇间隙,我们昼夜不停抢收,两百多亩玉米两天多就能完成。”种粮大户孔祥新介绍,收割后的粮食直接运往烘干企业,形成完整作业链条。
为应对高含水量导致的霉变风险,巨野县启动应急机制,烘干设备全天候运转,日处理能力达200余吨。同时,该县建设的43.6万亩高标准农田在本次抗灾抢收中展现出明显优势,完善的排灌设施有效缓解了积水压力。
值得一提的是,新型节能收割设备将机收损失率控制在2%以内,每亩可多收获30-50斤粮食。目前全县已统筹调度各类农机近1.5万台,全力保障秋收进度。
三、志愿服务暖人心,特殊群体获帮扶
秋收时节,一支支志愿服务队伍活跃在德州各地的田间地头。在宁津县洼刘村,志愿者们正冒雨帮助孤寡老人和残疾家庭抢收玉米。
泥泞的田地里,志愿者们分工协作,掰穗、装袋、运输各环节井然有序。“连续下雨让我心急如焚,多亏志愿者们及时相助。”视力不佳且行动不便的村民张长红激动地说。
面对持续降雨导致收割机无法作业的困境,当地街道办迅速组织800余名志愿者,采取分组包片方式,已帮助120余个困难家庭完成抢收任务。
同样在庆云县尚堂镇,8支专业服务队深入生产一线,重点帮扶留守老人和困难家庭。该镇通过明确责任分工、统筹农机调配,确保帮扶精准到户。同时积极搭建对接平台,协助农户开展粮食烘干作业,全方位保障秋收顺利进行。
在这个特殊的收获季节,科技力量与人文关怀共同编织起一道坚实的保障网,守护着齐鲁大地的粮食安全。
更多文章
-
人工智能加速融入千行百业 开启智能应用新阶段
一、智能体时代已来随着数字技术持续演进,社会正经历从以信息和个人为中心的互联网阶段,迈向以智能系统为核心的新时期。在这一过程中,人工智能不再仅是辅助工具,而是能够自主感知、判断并协同运作的数字主体,推动形成人机协作、智能互联的新型社会运行方式。行业专家指出,智能体作为融合机器学习与自然语言理解等能力
-
沪上高校牵头制定国际标准 破解科研数据互通难题
在推动科技自主创新的进程中,标准化建设正成为打通产学研闭环的关键支撑。近日,复旦大学科研团队主导的两项重要标准规范相继进入审核发布阶段——一项医疗数据流通国家标准已获核准,另一项涉及多组学数据的国际标准也进入国际审批流程。这些标准将为科研数据的共享与应用建立统一规范。当前,在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背
-
海淀区青少年科技嘉年华启幕 构筑创新教育实践平台
一、组建区域科教单位协作联合体启动仪式上,来自国家级科研机构、知名高等学府、前沿人工智能公司及科普场馆的代表共同见证了海淀区中小学科教资源联合体的正式启动。该协作机制是继本季度初校外教育资源平台搭建后,区域推动社会力量参与育人工作的又一重要实践,旨在汇聚多方专业资源,构建学生走出校门的科学实践新空间
-
美方技术围堵多年未果 中国科技创新实现系统性崛起
近期有国际观察指出,尽管美国长期以来通过出口管制、技术封锁等手段试图延缓中国科技发展步伐,但实际效果却与预期相悖。在半导体、人工智能、通信技术等多个关键领域,中国不仅未受制于人,反而展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回顾通信技术发展历程,中国从2G时代的跟随者,逐步晋升为5G技术的全球引领者,并在6G专利布局中占据先
-
并行科技李津宇:MaaS模式推动海洋AI迈向新阶段
海洋占据地球表面绝大部分面积,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关键基础。近年来,高速运算与智能技术不断融合,推动海洋科学研究实现深刻变革。无论是风暴潮预警、卫星数据产品开发,还是立体监测体系优化和高精度预报模型应用,技术突破正持续强化海洋安全、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的支撑能力。然而,行业在高速成长中也面临诸多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