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创新构筑全民健康新图景:从自主研发到智慧医疗的跨越
在济南,一套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重离子放射治疗系统正加速推进二期建设。这一源自大科学装置的高端医疗装备,已转化为肿瘤治疗的精准利器,服务武汉、莆田等多个城市,成为科技护航人民健康的鲜明例证。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面向”战略方向,为科技创新指明路径,其中“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凸显了健康科技在国家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十四五”规划进一步将保障人民健康列为优先任务,强调以预防为主、完善健康服务网络。五年来,中国健康科技实现从“跟跑”到“并跑”甚至“领跑”的跃升,不断拓展新领域,为全民健康注入强劲动力。
一、范式创新,为健康书写“中国答案”
今年4月,我国首款血友病B基因治疗药物“信玖凝”获批,标志着基因替代疗法实现零的突破。该药物通过递送凝血因子基因至肝脏,持续表达所需蛋白,为患者带来根治希望。
长期以来,我国生物医药面临“仿制多、创新少”的困境。近年来,科研力量转向源头创新,探索差异化路径。例如,由北京产业基金支持的OpenCGT平台,运用AI大模型设计纳米载体,突破生物药精准递送的技术壁垒,推动原创新药集群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指出,AI技术正加速新药靶点识别与临床试验进程,引发医药产业的深刻变革。国家超算无锡中心联合企业开发生物医药大模型SWBind,实现对小分子、蛋白质结构的精准预测,推动药物研发从“经验筛选”迈向“智能设计”。
“十四五”以来,我国累计批准创新药超200个,医药产业规模跃居全球第二,在研新药数量占全球近三成。同时,中医药传承创新亦获突破,建成多个国家级平台,57个中药新药相继获批,其中包括27个经典名方制剂。
二、装备突围,为诊疗提供“硬核支撑”
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一台可灵活操作极细金属丝的手术机器人引人注目。该系统已获神经介入手术器械三类证,是我国高端医疗装备创新的缩影。
近年来,国产高端医疗装备不断推陈出新:智能移动微创手术系统、冠状动脉介入控制系统、5T磁共振设备等接连问世。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善林介绍,其团队研发的智能移动微创手术装备突破体内三维感知与远程手术技术,已推广至千余家医院并出口多国。
在“软实力”方面,AI与医疗的深度融合正塑造新可能。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联合多所高校,开发肺癌手术智能导航系统,将二维CT影像转化为立体模型,实现语音指挥下的精准操作。临床试验显示,该系统使手术准确率提升8%,错误率下降43%。
截至目前,我国已有265个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包括碳离子治疗系统、光子计数CT、国产手术机器人等,逐步实现高端设备从“造得出”到“用得好”的跨越。
三、智慧医疗,为全民编织“普惠之网”
去年底,解放军总医院专家刘荣通过卫星链路,远程操控机器人为拉萨患者实施手术,开创超远程手术先例。这一突破显示,尖端医疗资源正以智慧化方式突破地域限制,走近寻常百姓。
为推进医疗资源均衡布局,深圳率先启动全球首个城市级医疗大模型集群“医智方舟”,整合医疗机构、公共卫生与科研数据,构建“城市医学大脑”。中国科学院院士侯凡凡认为,此类技术可实现优质医疗能力的“云端共享”,为破解资源不均提供新思路。
目前,各地医疗大模型纷纷涌现:北京的“京医千询”、上海的“福星”、武汉的“木兰”等,融合临床数据与专家经验,有效提升基层诊疗能力。专家弓孟春表示,大模型技术已实现跨机构数据整合,推动形成跨区域医疗AI协同生态。
从手术机器人拓展至多科室应用,到AI医生提供个性化健康建议,科技创新正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雷海潮强调,未来将大力发展卫生健康领域新质生产力,推动人工智能、互联网技术与医疗健康深度融合,为人民生命健康构筑坚实屏障。
更多文章
-
人工智能步入现实:2025云栖大会见证AI规模化落地
为期三天的2025云栖大会在杭州云栖小镇落下帷幕。尽管官方统计参会人数超过12万,但现场熙攘的人流、密集的新品发布和琳琅满目的实体产品,更直观地展现出一个新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已从演示文稿中的概念和宣传片中的愿景,蜕变为可触摸、可体验、可感知的实体存在。这一变化让众多科技爱好者感叹:在屏幕上“悬浮”多年后
-
温州人工智能创新成果全球瞩目,全链条服务助推产业升级
在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这一国际舞台上,来自温州市的一系列人工智能创新成果引发广泛关注。此次温州不仅发布了《人工智能模型开发合规指引》和23个行业垂直模型,还推出了“中国数安港AI开发者平台”,从制度建设、平台支撑到技术创新三个维度,为人工智能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系统化的“温州方案”。全球数字贸易博览
-
当科幻想象照进现实:中国创新开启未来科技新篇章
在长春航空展与绵阳科博会的聚光灯下,“南天门计划”这一由中航工业打造的航空科幻IP,正吸引越来越多科技爱好者的目光。该计划并非空中楼阁,而是基于我国现有航空技术体系,对未来空天作战形态作出的前瞻构想。有军事专家指出,这样的科幻项目不仅是想象力的呈现,更是对未来技术路径的有力牵引。纵观全球科技发展历程,
-
中国科技创新构筑全民健康新图景:从自主研发到智慧医疗的跨越
在济南,一套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重离子放射治疗系统正加速推进二期建设。这一源自大科学装置的高端医疗装备,已转化为肿瘤治疗的精准利器,服务武汉、莆田等多个城市,成为科技护航人民健康的鲜明例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面向”战略方向,为科技创新指明路径,其中“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凸显了健康科技在国家发展
-
四川举办AI生态大会:百余款产品亮相,多赛道协同发展
人工智能正迎来行业爆发的重要阶段,四川积极把握机遇,全力推进相关产业集聚与创新。2025年天府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大会定于9月28日至29日举行,以“天府聚势 智链未来”为主题,是落实四川省“人工智能一号创新工程”的关键活动之一。作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四川人工智能产业近年来增长迅速。2024年全省产业营收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