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表彰十位科技先锋:科研报国为民,创新驱动发展
2025年9月26日,广西“最美科技工作者”评选结果在南宁揭晓,王晓琳、张木清等十位在各自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研人员获此荣誉。他们在人工智能、农业科技、生态保护、工程技术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突破,展现了广西科技工作者扎根实践、服务国家的精神风貌。
获奖者中,王晓琳在智能传感与机器人领域的研究成果应用于“中国天眼”、港珠澳大桥等数百项国内外重大工程,以技术力量支撑国家重大设施建设。张木清团队完成全球首个甘蔗染色体水平基因组组装,为蔗糖产业升级奠定关键科学基础。郑树芳成功选育出我国首个自主知识产权的澳洲坚果品种“桂热1号”,打破国外品种垄断,助力地方特色农业发展。
李强围绕岩溶碳汇机制取得重要理论突破,推动相关成果被纳入国家双碳战略体系;赵云翔构建智能化种猪育种平台,并与东盟国家合作推进“数字猪业”发展,促进区域科技合作与民生改善。张发延在电网数字化领域取得22项国家专利,林博在工程机械关键材料方面攻克多项技术难题,胡艳玲则通过生物信息分析工具推动生命科学前沿研究。陶昌弟在数字孪生流域建设中取得关键进展,谌红辉三十四年如一日开展林木种质资源调查,为南方珍贵树种选育提供支撑。
发布仪式由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协主办,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黄俊华、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双飞等出席并为获奖者颁奖。近300名科技界代表、高校师生现场参与活动,共同见证广西科技工作者的卓越成就与奉献精神。
更多文章
-
AI赋能高校英语教学,锻造乡村振兴新生力量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教育领域的数字化变革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中,英语素养已成为乡村人才参与全球产业竞争、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能力之一。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高等院校正积极引入人工智能技术,以其独特优势革新英语教育形态。通过推动教学资源下沉、强化学生能力塑造、探索全新教学方法,
-
科技赋能八桂:人工智能峰会开启区域智能新篇章
近日,华为2025年度人工智能主题巡展在广西桂林拉开帷幕。本次大会以“智慧未来,广西有为”为核心主题,汇聚了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政府代表及企业领袖,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如何助推区域经济创新升级。活动现场,多位重要嘉宾发表致辞。华为企业业务负责人指出,人工智能正在深刻改变传统产业格局。广西依托独特的区位条
-
产业瞭望:前沿技术驱动纺织业迈向新阶段
在浙江绍兴柯桥的一场行业盛会上,一款看似普通却蕴含创新能量的智能服装引发关注。据现场科研人员解说,这种采用新型高分子材料制成的服饰能够根据体温变化实现动态调温,展现了纺织领域正在发生的深刻变革。近日,第八届国际纺织产业博览会在柯桥举办,以"全球协作——重塑纺织价值链新生态"为主题,汇聚了来自
-
太空食材保鲜难题如何破解?三项关键技术保障航天饮食安全
当航天员在太空中的美食视频引发广泛关注时,这些美味背后所依托的科技支撑同样值得关注。在太空厨房设备发挥作用之前,一台特殊的冷藏装置正悄然守护着食材的新鲜与安全。来自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的青年科技专家王子龙及其团队,在我国航天冷藏技术的演进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他们研发出一项不依赖压缩机制冷的半
-
韩国名校陷AI作弊风波 人工智能拷问考试诚信
韩国知名学府延世大学近期发生一起大规模在线考试违规事件。在一门名为“自然语言处理与ChatGPT”的选修课期中测试中,大量学生被怀疑借助人工智能完成答题,引发校方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1.线上考试防作弊机制仍被突破这门由延世大学新村校区开设的课程共有约600名注册学生。由于选课人数众多,课程采取在线形式进行期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