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网融合构筑AI新高地:政策技术双轮驱动,加速产业智能升级
当前,人工智能发展已进入从技术突破迈向规模化应用的关键时期,算力支撑、政策引导与场景打通成为推动其深入落地的核心动力。
近期,国家层面出台《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我国市场广阔、产业链完整、应用场景多元的优势,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在各行各业的规模化应用与商业化进程,形成创新与应用相互促进的良性发展格局。
在此背景下,9月26日,“算网融合 智策未来”人工智能产业政策宣讲会在上海创智学院举行,吸引来自国有企业、中小型企业及科技创业公司的百余位代表参与,共同探讨AI政策导向、技术趋势与生态建设路径。
上海市经信委人工智能发展处副处长陈钊表示,上海正全力打造人工智能发展高地,通过完善政策体系、强化智能算力基础设施、推动核心技术攻关,积极构建开放协作的产业生态,助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城市数字化转型升级提供新引擎。
随着大模型技术快速发展,人工智能正逐步实现从感知理解到认知决策的跨越,从专用型智能向通用型智能演进。阶跃星辰公司副总裁李璟在分享中提到,AI技术正从模仿学习向强化学习、多模态融合方向快速迭代。该公司在多模态大模型研发方面已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技术正落地于文娱创作、金融分析、智能硬件等领域,推动AI从“感知”向“行动”升级。
据统计,截至2025年上半年,我国已完成备案的大模型数量已达439款,涉及医疗、农业、教育、工业制造、金融等三十多个行业,人工智能创新格局日趋成熟,逐步重塑数字经济发展路径。
政策支持方面,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徐琦解读了近期推出的《上海市进一步扩大人工智能应用的若干措施》,指出上海将从降低算力成本、拓展大模型应用场景、支持高质量语料资源建设等方面出台具体政策,帮助企业降低研发门槛,提升技术落地效率。
在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等前沿方向,国地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江磊认为,具身智能是人工智能演进的重要方向,人形机器人作为其关键载体,已在环境感知、运动控制等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未来将在工业与服务领域展现广泛应用前景。
华为上海昇腾创新中心CTO贾挺猛强调,构建坚实的智能根基需依托软硬件协同与开放生态。昇腾AI平台将持续赋能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场景,并与运营商合作推进智算服务向高效、普惠方向发展,为AI大规模落地提供底层支撑。
更多文章
-
四川举办AI生态大会:百余款产品亮相,多赛道协同发展
人工智能正迎来行业爆发的重要阶段,四川积极把握机遇,全力推进相关产业集聚与创新。2025年天府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大会定于9月28日至29日举行,以“天府聚势 智链未来”为主题,是落实四川省“人工智能一号创新工程”的关键活动之一。作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四川人工智能产业近年来增长迅速。2024年全省产业营收突
-
广西表彰十位科技先锋:科研报国为民,创新驱动发展
2025年9月26日,广西“最美科技工作者”评选结果在南宁揭晓,王晓琳、张木清等十位在各自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研人员获此荣誉。他们在人工智能、农业科技、生态保护、工程技术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突破,展现了广西科技工作者扎根实践、服务国家的精神风貌。获奖者中,王晓琳在智能传感与机器人领域的研究成果应用于“中国天
-
算网融合构筑AI新高地:政策技术双轮驱动,加速产业智能升级
当前,人工智能发展已进入从技术突破迈向规模化应用的关键时期,算力支撑、政策引导与场景打通成为推动其深入落地的核心动力。近期,国家层面出台《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我国市场广阔、产业链完整、应用场景多元的优势,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在各行各业的规模化应用与商业化进程,形成创新
-
AI技术革新棉花育种:周期缩短一半,效率激增二十倍
在农业科技领域迎来重大突破。九月二十六日,浙江大学联合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及北京大蚯蚓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推出了一款名为“AI育种家”的智能育种平台。这一系统依托棉花全基因组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算法,实现了育种流程的“一站式”智能化操作,显著提升了育种效率,将传统需要六至八年才能完成的棉花育种周期大幅缩短至
-
西大附中悦来校办首届科技节 学生沉浸体验AI与无人机
一、科技展演启幕,多元活动赋能9月24日,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渝北悦来实验学校首届校园科技节正式启动。活动以“科技赋能教育,创新点亮未来”为主线,在学术报告厅及校园多个区域同步展开。现场设置了特斯拉智能汽车、巡检机器人、低空经济应用、无人机足球竞赛等30项科技互动项目,学生可亲手操控无人机、参与AI体育体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