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将推动全球贸易增长近40% 多方协同破解应用挑战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最新发布的《2025世界贸易报告》,在适当政策引导下,到2040年人工智能有望带动全球贸易规模扩大近40%,全球GDP预计增长12%至13%。这一数据凸显了人工智能作为关键驱动力对全球经贸发展的深远影响。
在当前全球贸易增长乏力的背景下,人工智能通过以下路径为国际贸易注入新动能:
显著降低贸易环节成本
人工智能通过智能匹配、自动化流程与优化决策,有效削减国际贸易中的信息搜寻、合同签订、跨境支付与物流管理等交易成本。数据显示,智能报关系统可缩短约70%的通关时间,人工智能赋能的供应链管理能帮助物流成本下降20%至30%。
重构全球产业分工模式
人工智能使制造系统更加柔性灵活,加快了对市场需求的响应速度,有助于更多发展中国家融入全球价值链。同时,人工智能也在催生新的贸易品类,如智能家居、自动驾驶汽车、个性化医疗设备等,不断拓展全球贸易的内容与边界。
助力中小企业融入全球市场
过去受限于资源和规模,中小企业在国际贸易中处于弱势。如今,AI贸易平台提供市场准入、多语言服务、智能营销等支持,显著降低参与门槛,增强全球贸易的包容性。
人工智能推广仍面临现实挑战
国家间数字基础设施、技术能力与人才储备的差距,可能导致人工智能红利分配不均。发达国家在算力、算法、数据方面优势明显,而许多发展中国家受限于网络覆盖弱、技术能力不足与投入有限,面临被边缘化的风险。
为应对上述挑战,报告建议国际社会从三方面协同努力:
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共建,通过技术援助与资金支持提升发展中国家网络能力;
构建开放包容的人工智能贸易政策体系,避免不必要的技术壁垒与市场限制;
推动能力建设与人才培养合作,帮助发展中国家提升人工智能应用水平。
中国在电子商务、智慧物流、数字支付等与贸易紧密关联的AI应用领域已积累显著优势,可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分享实践经验,助力发展中国家能力提升,推动形成更加普惠、均衡的全球数字贸易新生态。
报告强调,人工智能正引领全球贸易进入新阶段。通过协同推进技术普及与制度创新,各方有望共同实现更加强劲、包容和可持续的全球贸易增长。
更多文章
-
西大附中悦来校办首届科技节 学生沉浸体验AI与无人机
一、科技展演启幕,多元活动赋能9月24日,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渝北悦来实验学校首届校园科技节正式启动。活动以“科技赋能教育,创新点亮未来”为主线,在学术报告厅及校园多个区域同步展开。现场设置了特斯拉智能汽车、巡检机器人、低空经济应用、无人机足球竞赛等30项科技互动项目,学生可亲手操控无人机、参与AI体育体验,在
-
欧亚科技会议西安开幕 共谋区域创新合作新路径
9月23日下午,2025欧亚经济论坛科技发展会议在西安高新区正式启幕。本次会议以“科创融通欧亚,开放共赢未来”为方向,旨在通过高层对话与专题研讨,加强欧亚国家在科技领域的互信协作,助力西安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推动陕西建设西部科创高地。开幕式由西安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陈辉主持。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王
-
数贸会AI硬件引热潮 钉钉智能录音卡成焦点
在9月25日开幕的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上,人工智能产品成为现场亮点,尤其是各类AI硬件设备吸引众多国际客商关注。作为本届展会的重要参展方,阿里巴巴钉钉带来全新发布的AI钉钉1.0系列产品,其中首款AI硬件DingTalk A1录音卡成为展区人气产品,不少参观者专程排队体验,气氛热烈。DingTalk A1外观轻薄,厚度仅3.8毫米,
-
绵阳科博会即将启幕 三大展馆呈现科技盛宴
一、节俭办会:绿色低碳理念贯穿始终临近第十三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开幕,绵阳市内已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气氛。火炬广场、绵阳机场等关键区域设置的倒计时装置与科技感造型相互映衬,吸引众多市民驻足打卡。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氛围营造突出未来风格和互动体验,同时在材料选用上强调环保与可持续,大量采用
-
人工智能将推动全球贸易增长近40% 多方协同破解应用挑战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最新发布的《2025世界贸易报告》,在适当政策引导下,到2040年人工智能有望带动全球贸易规模扩大近40%,全球GDP预计增长12%至13%。这一数据凸显了人工智能作为关键驱动力对全球经贸发展的深远影响。在当前全球贸易增长乏力的背景下,人工智能通过以下路径为国际贸易注入新动能:显著降低贸易环节成本人工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