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驱动量子材料突破:千万候选中发现新型磁性化合物
近日,由麻省理工学院主导的国际科研团队成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大幅加速了具有特殊量子性质的新材料发现进程。他们开发出一种能够精确控制生成过程的新型计算框架SCIGEN,并借助该系统筛选出两种具备奇异磁学行为的新型化合物,为量子计算与信息材料研究开辟了新路径。该成果已在《自然·材料》上发表。
在当前材料科学领域,尽管生成式AI已能快速提出数百万种可能的结构,但在需要高度特定量子行为的材料设计上——例如量子自旋液体等前沿体系——传统模型往往难以满足科学家对结构对称性、电子关联等微观规则的严格要求。过去十年间,全球实验确认的相关候选材料仅有十余种,进展十分缓慢。
为解决这一瓶颈,研究团队开发了SCIGEN代码系统,将其嵌入现有生成模型中,使其在每一步结构生成中都能自动遵循预设的几何约束。研究人员将目标设定为构建具有“阿基米德晶格”特征的材料。这类晶格结构不仅易于引发丰富的量子现象,还可模拟稀土元素的电子行为,而无需使用稀缺的稀土资源,具有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
在SCIGEN的引导下,AI模型高效生成了超过1000万种符合要求的候选材料。经过初步稳定性筛选后,约100万个结构进入下一阶段。研究团队从中抽取2.6万个样本,利用超级计算机进行原子级磁性模拟,结果显示超过40%的结构具备磁性特征,显示出可实验验证的潜力。
基于模拟结果,合作团队的实验人员成功合成了两种全新化合物TiPdBi与TiPbSb,并确认其实际磁学行为与AI预测高度一致。这一成果不仅验证了SCIGEN框架的有效性,也表明AI驱动的研究模式能够从海量可能性中快速锁定具有目标特性的真实材料。
该方法为实验物理学家提供了数量空前的候选材料库,极大缩短了从理论设计到实验合成的周期。研究者指出,AI正在成为量子材料探索中一位“不知疲倦且严守规则的设计师”,未来有望在超导、拓扑绝缘体等更多前沿方向发挥关键作用。
更多文章
-
人工智能引领消费电子变革 全场景智慧生态加速成型
在近期举办的2025年度消费电子行业创新峰会上,业界专家普遍指出,人工智能正成为重构消费电子领域的关键力量。其技术正贯穿从底层研发到终端体验的全过程,驱动产业迈入创新发展的新周期。相关领导强调,产业要实现高质量成长,必须遵循“以新需求牵引新供给、以新供给激发新需求”的路径,持续推进技术融合、绿色协同与开
-
科技温度交织绽放 进博会通信保障展现双翼魅力
一、织密“AI+5G”智慧网,数字底座坚实稳固本届进博会期间,为应对展馆内密集的直播数据传输挑战,通信运营商采用高频波段与定向传输技术,将无线网络的上行能力提升至全新水平。更具突破性的是,通过植入智能感知系统,网络首次能主动辨识各类应用的特性,并自动调配最合适的传输通道,完成了从"被动响应"到&qu
-
2025国际无人机足球大赛首落上海 助推科创体育新浪潮
一、“低”空启航,天作之合的双向奔赴近年来,低空领域经济在全球范围内备受关注。我国也将无人机等新兴产业提升至战略高度,并积极推动其与航空体育相结合。政策层面明确提出支持低空类、航空模型类赛事,引导社会资源投入创新竞赛,激发新兴体育消费潜力。无人机足球作为智能体育的新形态,在限定空域中实现人机互动对抗
-
进博老友呈现三大创新板块 科技点亮未来生活图景
八载相伴进博,这家跨国企业以“创享生活新维度”为主线,集中呈现居家健康、低碳交通与工业智造三大板块的突破性成果。通过系列场景化展示,传递科技服务日常生活的理念,展现与中国共同成长的坚定承诺。在智慧家居展区,多款新品聚焦细节关怀。无涂层内胆电饭煲结合生物酶活米技术,重塑炊饭体验;手持熨烫仪通过三档智能
-
强生医疗科技在神经介入领域推出两大新品于进博会首发
在本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强生医疗科技重点展示了针对脑部血管疾病的全流程治疗产品,带来两款首次在亚洲及进博会亮相的新型器械:CEREGLIDE 71远端通路导管以及强易达血流导向密网支架。这一举措不仅呈现了企业在神经介入方面的领先技术能力,也展现了其加快将先进治疗方案引入中国临床实践的积极愿望。进博会作为推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