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发布第三批“人工智能+”场景,多个重大项目落地
9月19日,在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产品与服务发布会(广州专场)上,广东省正式推出第三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覆盖海洋经济、生态环境、文化、国资和能源五大领域,共26类细分场景,多项人工智能技术已实现初步应用并取得实效。会上还集中落地一批国家级重大项目,涵盖医疗、能源、公共安全等多个关键领域。
1.广东第三批“人工智能+”应用在哪些场景?
在海洋经济方面,人工智能技术被应用于海洋牧场增效、海上安全治理、生态保护、灾害预警和航道巡检五大场景。例如,深蓝科技研发的水下机器人可自动清洗养殖网箱,有效改善水体通透性,提升了养殖效率与水产品质量。
生态环境领域涵盖六大场景,包括污染溯源与监管、环境质量预警、生物多样性监测、固废识别、水务治理与减污降碳协同管理等。以小豚智能的无人艇为例,其投入使用后每日可替代3-5人完成水面巡逻任务,区域内乱扔垃圾等行为显著减少。
文化领域聚焦五大方向,包括虚拟场景构建、智能导览、文化内容生成、文物修复和智能客服。元象科技开发的大空间VR系统已适配多个文博场馆与景区,提供沉浸式观展体验。此前,广东还遴选了15个“人工智能+文旅”典型案例和8个孵化项目。
国资与能源领域分别梳理了五大典型场景。前者覆盖穿透监管、不动产运营、人才管理、公共服务与能耗管理;后者包括发电优化、电网调度、设备维护、用能管理和安全防护,推动能源系统智能化转型。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吴红表示,广东正加速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行动全面落地,构建产业链完整、生态健全、应用广泛的发展格局。
2.一批重大项目集中落地
本次发布会促成多个国家级与行业级重大项目落地,覆盖医疗健康、能源电力、公共安全等重要领域。
由广州数字科技集团牵头建设的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医疗领域)正式启动。该基地聚焦“人工智能+生命健康”,以“发现即控制”为目标探索疾病防控新路径,将打造开放共享的模型训练平台与国际协同创新生态,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广州优质医疗资源深度融合。
同时,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能源电力领域)的建设运营战略合作完成签约。该基地由南方电网主导,依托数字孪生技术推进人工智能在发电、输电、配电及用电环节的规模化应用,助力新能源消纳与电网稳定运行,服务“双碳”战略目标。
此外,新能源汽车停车库火灾监测预警与防控装备项目也在会上签约。该项目由大有中城数字科技与国机陆原工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联合打造,为国内首套集成“监测—预警—灭火—救援”功能的智能系统,可在5~10秒内识别火源、3分钟内启动响应,通过新型灭火剂与远程控制提升灭火效率。该系统未来还可推广至充电站、隧道、仓储等多元场景。
3.广州如何抓住风口更进一步
自国务院8月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来,人工智能在科技、产业、民生等六大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化。广州已集聚超2200家人工智能企业,构建了覆盖基础层、技术层与应用层的全产业链体系,在大模型备案数量、算力规模及可信数据空间建设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广州市发展改革委主任吴萨指出,广州正处在由“制造立市”向“智造强市”转型的关键阶段,人工智能是推动产业升级、破解治理难题、巩固大湾区核心引擎功能的重要抓手。
为强化产业支撑,广州设立了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围绕算法研发、智算基础设施、垂直场景应用和具身智能等领域开展精准投资,构建“天使+VC+Pre-IPO”全周期金融服务链条,重点支持早期、硬科技类项目。
目前,广州已涌现全球首个交通行业大模型、国内首个教研大模型等创新成果,备案大模型达48款,应用于智慧城市、交通、制造等九大领域。智算服务平台纳管算力超1.2万P,上线了全省首个城市可信数据空间,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目录超5300项。
作为广州“12218”现代产业体系中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正加速赋能千行百业。截至今年8月,广州智能装备与机器人产业市场主体超过39万户,同比增长15.3%;人工智能领域新登记市场主体数量同比增长近90%,创新活力持续增强。公共数据运营平台、可信数据空间等基础设施加快完善,医疗、能源等中试基地建设稳步推进。
更多文章
-  
            
 浙江举办科技体育盛会 无人机助力残疾人翱翔未来
近日,浙江杭州迎来了一场为期六天的全国性残疾人科技体育盛事。活动以“教学—实践—竞赛”相结合的方式,将无人机等前沿科技转化为残疾人可参与、可体验的竞技平台,既展现了他们勇于挑战的精神,也推动了科技助残理念的深入实践。本次赛事共吸引来自全国11个省份的113名选手,围绕无人机足球、越野、侦查与物流四个项目展
 -  
            
 宁夏组建产业创新联盟 突破壁垒培育新质生产力
在宁夏最新举办的新型工业化专题赛会上,贺兰工业园区科技创新负责人王金梅代表当地高性能陶瓷产业创新联盟,集中发布了8项技术需求。这些需求聚焦产业升级关键环节,其中一项旨在实现复杂结构碳化硅陶瓷的一体成型,力争使产品强度提高逾一成,合格率突破95%,并形成规模化稳定生产能力。面对技术瓶颈突出、创新资源分散、
 -  
            
 宝山创新模式助推硬科技 十三个前沿项目获资金扶持
一、项目与企业来源遍布全国作为上海市唯一承担国家“先投后股”改革试点的地方政府,宝山区自2021年起积极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新路径,为早期科技企业提供关键支持。初创科技企业常因技术前瞻性强、风险高而面临融资难题。宝山推出的“先投后股”政策,在项目起步阶段提供资金支持,有效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禹微(上海)电
 -  
            
 雅培多款前沿医疗科技即将亮相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在近期举行的第八届“雅培科技日暨进博会前瞻活动”中,雅培透露将在本届进博会上展示十多款首次面向亚洲及中国市场的创新医疗产品。其中,备受关注的是全球领先的冠状动脉严重钙化治疗技术——Diamondback 360冠脉旋磨介入系统。该系统被誉为“血管钙化难题的破解方案”,采用高速转动的偏心钻石涂层磨头,有效清除血管壁上
 -  
            
 进博会保障体系再升级 “AI食安顾问”精准预警风险
随着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临近,相关服务保障体系也迎来新突破。记者近日从进博会市场监管服务保障指挥中心获悉,一套具备人工智能研判能力的食品安全服务系统已正式上线,通过数据建模与智能分析,主动为餐饮单位提供风险评估与专业指导。据了解,该系统由上海市市场监管部门自主研发,目前已取得国家版权局软件著作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