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生物科技借力内地合作 迈向国际创新前沿

发布时间: 访问量:9

在海拔四千米的西藏那曲,一场特殊的手术顺利完成——全骨科手术机器人“锟铻”成功辅助医生完成高难度膝关节置换,创下中国高原机器人手术新纪录。这台具有标志性意义的设备,来自香港科学园的元化智能科技公司,展现香港生物科技企业在高端医疗装备领域的创新实力。

元化智能由孟李艾俐于2018年创立,其丈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孟庆虎担任首席科学家。公司采取“香港研发、深圳制造”的协同模式,已推出多款手术与康复机器人,累计参与完成超5000例手术,产品不仅获得多项认证,更逐步进入东南亚和欧洲市场。

同样以香港为基地、深耕生物科技领域的还有中国抗体制药有限公司。公司创始人梁瑞安早年自海外回港,曾担任香港生物科技研究院院长。他明确表示,公司之所以选择香港,正是看中其背靠内地、衔接全球的独特优势。近年来,中国抗体主动深化与内地机构合作,例如今年8月就与中山大学香港高等研究院达成全面战略协议,共同推进抗体药物研发与人员交流,显著加速创新成果转化进程。

梁瑞安坦言,借助香港充沛的融资渠道、特区政府的有力支持以及国际化科研人才聚集的优势,公司已建立起多条具有重大市场潜力的候选药品管线,多项产品已推进至临床阶段。

这些企业的发展路径,折射出香港生物科技产业的整体崛起。据香港贸发局研究报告显示,过去十年间,香港生物医药企业数量从2340家增长至3020家,增幅近30%,产业集群效应日益凸显。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指出,香港作为联通内地与世界的桥梁,正积极打造国际医疗创新枢纽。他特别提到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将在数据、资金、人才流动等方面提供突破性政策支持,构建生物科技跨境创新走廊。

在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下,香港凭借活跃的科创生态、多元的资本平台、对接国际的监管标准以及开放的人才政策,正在全球生物科技浪潮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与内地日益紧密的协作关系,不仅为企业发展注入持续动力,也为香港建设国际创科中心提供坚实支撑。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