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建造新突破:数字平台与机器人共塑建筑未来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中建二局安装公司连续第五年亮相工程咨询与建筑服务专题展区,集中呈现多项建筑行业数字化创新成果,包括钢结构、机电与金属屋面三大数字建造管理平台,以及智能焊接机器人系统,全面展示其在智能建造领域的前沿实践,吸引了大量专业人士驻足交流。
钢结构全生命周期数字建造管理平台融合BIM与物联网技术,实现了从构件设计、加工、运输到吊装的全流程信息化管控。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即使项目位于北京,管理人员仍可实时查看千余公里外工厂内的构件生产进展。这一系统已成功应用于北京海淀区的中关村综合保税区项目中,施工人员通过扫描钢构件上的二维码,即可获取其生产、验收与运输状态,实现信息无缝对接与高效安装。该技术帮助项目顺利完成1.2万吨主体钢结构施工,效率提升达40%。
面对机电系统排布复杂、协同难度大的挑战,公司自主研发的机电数字建造管理平台展现出“超级管家”般的功能。该平台集成进度、质量、安全与物资管理等模块,以高精度BIM模型为核心,实现对隐蔽工程的全方位三维展示与施工预演,有效识别潜在问题,减少施工误差与成本超支。这一系统已应用于雄安新区中国中化总部大厦等60多个机电项目,并获评全国数字化应用典型场景,彰显出良好的行业推广价值。
金属屋面数字建造管理平台则打通设计、采购、施工与运维全环节,支持BIM模型一键导入与物联网数据联动,可自动完成配料与下料,显著减少人工重复劳动。在广州白云国际机场T3航站楼改扩建这一重大工程中,该平台对8万平方米金属屋面进行逆向建模与毫米级拼装模拟,将整体安装精度控制在2毫米以内,大幅提升施工质量与工期可控性。
展区另一大亮点为智能焊接机器人系统,其搭载焊接专用3D相机与视觉控制软件,可自动识别焊缝位置、计算工艺参数,并实现24小时连续作业。该机器人已广泛应用于各类钢结构关键部件焊接,在提升焊缝质量的同时有效降低人力成本与生产周期。
中建二局安装公司通过多项智慧建造技术的集成应用,不仅推动了项目管理的精细化与高效化,也为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树立了实践标杆。
更多文章
-
山东人工智能技术出海,助力多国产业数字化转型
在近日济南举办的东盟与中日韩人工智能产业论坛上,一朵来自山东平阴的玫瑰成为关注焦点。通过运用区块链与人工智能技术打造的“中韩码”系统,韩国消费者只需扫码即可了解这朵玫瑰从种植到销售的全流程信息。这一创新应用展现了人工智能在跨境贸易中的实际价值。据技术企业代表介绍,该系统利用人工智能完成数据上链与多语
-
智慧科技赋能海洋渔业,数字化平台亮相海博会
在近日开幕的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海洋经济博览会上,浪潮智慧科技及其旗下专业公司集中展示了在智慧海洋信息化领域的最新成果。作为体现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展会,海博会已成为促进海洋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此次企业重点展出了人工智能平台、海洋产业互联网系统、智能养殖与渔港管理等解决方案,全面呈现了其
-
北京创新长城保护模式 试点应用机器人巡检技术
北京市积极发挥科技创新资源优势,加快推进数字技术在长城保护领域的应用。目前正在构建长城资源信息与监测预警系统,规划无人机定期巡查航线,并试验性采用四足机器人开展巡检工作,显著提升了巡查工作的效率与精确度。这是记者从近日举行的首都"十四五"规划高质量收官系列新闻发布会——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专场上
-
神舟二十一号成功发射 四川制造护航载人飞天任务
戈壁滩的夜幕中,一道耀眼的火焰划破天际,向着浩瀚太空进发。2025年10月31日23时44分43秒,长征二号F遥二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将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精准送入预定轨道。此次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张陆、武飞、张洪章分别担任驾驶员、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覆盖了我国现有的三类航天员岗位。中国载人航
-
人工智能驱动交通变革,智慧物流提升运输效能
人工智能技术正深度融入交通运输领域,为人员流动与货物运输带来全新模式。这一技术融合不仅提升了运行效率与安全水平,更推动着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根据国家“十五五”规划方向,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将获得科技有力支撑。多位行业专家表示,随着人工智能与交通运输生态的持续融合,未来有望真正实现高效便捷的人员出行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