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城投发布多款AI大模型,智慧治理迈入“深度用模”新阶段
9月15日,杭州城投系统发布人工智能产业大模型项目(一期)建设成果,全国首个公交大模型、路桥养护多模态大模型、AutoGLM防汛智能体以及自主学习清运调度智能体集中亮相,标志着杭州在城市运行智能化方面取得关键突破。
杭州城投党委书记、董事长李红良表示,该项目充分依托集团丰富的业务场景与高质量数据资源,聚焦城市交通、公共安全、设施运维和清运调度等核心业务,借助大模型的智能决策与感知能力,实现运营效率与服务品质的系统性提升。
围绕中央“便捷高效智慧城市”与“城市治理创新”的总体要求,作为杭州市城市基础设施运营和民生服务保障主体,杭州城投不仅负责水务、能源、公交、路桥等关键基础设施的运行维护,积累了大量高价值数据与应用场景,还承担着以科技创新驱动城市能级提升、实现生产力跃迁的重要使命。
据悉,杭州城投此期人工智能大模型项目以智谱GLM-4.5等先进模型为技术底座,初步构建起“1+1+3+3”架构的“AI城投大脑”。该体系包括1个统一的人工智能操作中心、1个以公交大模型为核心的关键业务板块,覆盖路桥巡检、清运调度和防汛监测的3类重点场景,以及数智沙盘、分析引擎与办公智核3大通用套件。
在贴近民生的公交场景中,大模型展现出显著赋能效果。据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传统公交系统难以精准识别“下客”客流,如今依托大模型技术,在不新增硬件的前提下,客流识别准确率测试已达93%,车辆到站时间可精准预测至分钟级,为实现运力精准匹配和线路优化提供可靠依据,推动服务模式从“人等车”转向“车等人”。智能排班系统更可自动完成80%调度任务,预计全路网运营效率提升30%以上,有效增强公交服务的响应性与人性化水平。
在应急防汛方面,新上线的AI防汛智能体于今年汛期发挥重要作用。该系统整合多源实时监测与气象水文数据,可提前24小时动态预测内涝风险,实现秒级事件识别与处置方案生成,试点期间已成功预警14起积水事件。
路桥养护也因多模态大模型实现巡检升级。传统人工巡检存在成本高、标准不一、覆盖有限等痛点,如今依托AI视觉能力,巡检车辆可实时回传路面图像与地理信息,自动识别坑槽、裂缝、沉陷等病害,甚至识别高架月季生长状态,支撑城市设施与绿化的精细化管理。该系统全面推行后,将实现对491公里高架桥隧和638公里城市道路的全覆盖检测。
此外,在垃圾清运调度中,AI技术实现了清运点自动匹配、垃圾量精准预测与作业安全实时监控,整体准确率超90%,在提升调度科学性的同时保障操作安全,推动城市环卫管理走向高效、智能与有序。
该项目不仅是技术迭代,更带来业务与管理的系统性变革。为保障落地,杭州城投组建涵盖6大业务线、15家下属公司、近300人的专项攻坚组,开展全员AI能力提升与实践。
李红良表示,未来杭州城投将继续深化“人工智能+”战略布局,持续挖掘数据要素价值,拓展智慧水务、智慧能源等新场景,构建更加智能、韧性、绿色的城市运营新范式。
更多文章
-
杭州城投发布多款AI大模型,智慧治理迈入“深度用模”新阶段
9月15日,杭州城投系统发布人工智能产业大模型项目(一期)建设成果,全国首个公交大模型、路桥养护多模态大模型、AutoGLM防汛智能体以及自主学习清运调度智能体集中亮相,标志着杭州在城市运行智能化方面取得关键突破。杭州城投党委书记、董事长李红良表示,该项目充分依托集团丰富的业务场景与高质量数据资源,聚焦城市交
-
中老AI合作迈入新阶段,共建东盟区域数字化生态
中老两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合作正持续深化,逐步建立起以政策为引领、项目为支撑、人才为纽带的系统性合作框架。广西大学中国—东盟经济学院教授李红9月15日接受中国新闻网专访时指出,这一合作已从顶层设计步入实质推进阶段,展现出扎实的基础与广阔前景。近期,广西专家团队赴老挝开展了为期两周的深入调研,并完成《周边命
-
人工智能赋能经济,8月数据凸显内需与创新双驱动
国新办于9月15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8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指出,今年以来,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下,各地区各部门积极实施更为精准有力的宏观政策,注重连续性和灵活性的统一,有效推动经济实现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付凌晖强调,从8月份各项指标来
-
滨州农科院:科技赋能盐碱地,良种良技促丰收
9月15日,滨州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抓改革创新 促高质量发展——亮进度”系列新闻发布会,市农业科学院专场发布会顺利举行。院党组书记、院长赵福江,党组成员、副院长刘健出席,就该院在科研攻关、产业服务与合作创新等方面的进展作了详细介绍,并回应媒体提问。赵福江表示,滨州市农科院紧紧围绕市委“113388”工作体系,明
-
槐荫崛起科创高地,三大平台驱动产业升级
在槐荫区以“科创兴区”战略推动济南西站枢纽经济商务区能级跃升、加快新经济培育与传统产业智能化绿色转型的进程中,2021年4月,山东省科创集团与槐荫区政府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进区域科技突破与产业升级。同年7月,山东科创(槐荫)基地于齐鲁之门F座启动运营,以医养健康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导产业,积极承接京津冀与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