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城投发布多款AI大模型,智慧治理迈入“深度用模”新阶段

发布时间: 访问量:6

9月15日,杭州城投系统发布人工智能产业大模型项目(一期)建设成果,全国首个公交大模型、路桥养护多模态大模型、AutoGLM防汛智能体以及自主学习清运调度智能体集中亮相,标志着杭州在城市运行智能化方面取得关键突破。

杭州城投党委书记、董事长李红良表示,该项目充分依托集团丰富的业务场景与高质量数据资源,聚焦城市交通、公共安全、设施运维和清运调度等核心业务,借助大模型的智能决策与感知能力,实现运营效率与服务品质的系统性提升。

围绕中央“便捷高效智慧城市”与“城市治理创新”的总体要求,作为杭州市城市基础设施运营和民生服务保障主体,杭州城投不仅负责水务、能源、公交、路桥等关键基础设施的运行维护,积累了大量高价值数据与应用场景,还承担着以科技创新驱动城市能级提升、实现生产力跃迁的重要使命。

据悉,杭州城投此期人工智能大模型项目以智谱GLM-4.5等先进模型为技术底座,初步构建起“1+1+3+3”架构的“AI城投大脑”。该体系包括1个统一的人工智能操作中心、1个以公交大模型为核心的关键业务板块,覆盖路桥巡检、清运调度和防汛监测的3类重点场景,以及数智沙盘、分析引擎与办公智核3大通用套件。

在贴近民生的公交场景中,大模型展现出显著赋能效果。据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传统公交系统难以精准识别“下客”客流,如今依托大模型技术,在不新增硬件的前提下,客流识别准确率测试已达93%,车辆到站时间可精准预测至分钟级,为实现运力精准匹配和线路优化提供可靠依据,推动服务模式从“人等车”转向“车等人”。智能排班系统更可自动完成80%调度任务,预计全路网运营效率提升30%以上,有效增强公交服务的响应性与人性化水平。

在应急防汛方面,新上线的AI防汛智能体于今年汛期发挥重要作用。该系统整合多源实时监测与气象水文数据,可提前24小时动态预测内涝风险,实现秒级事件识别与处置方案生成,试点期间已成功预警14起积水事件。

路桥养护也因多模态大模型实现巡检升级。传统人工巡检存在成本高、标准不一、覆盖有限等痛点,如今依托AI视觉能力,巡检车辆可实时回传路面图像与地理信息,自动识别坑槽、裂缝、沉陷等病害,甚至识别高架月季生长状态,支撑城市设施与绿化的精细化管理。该系统全面推行后,将实现对491公里高架桥隧和638公里城市道路的全覆盖检测。

此外,在垃圾清运调度中,AI技术实现了清运点自动匹配、垃圾量精准预测与作业安全实时监控,整体准确率超90%,在提升调度科学性的同时保障操作安全,推动城市环卫管理走向高效、智能与有序。

该项目不仅是技术迭代,更带来业务与管理的系统性变革。为保障落地,杭州城投组建涵盖6大业务线、15家下属公司、近300人的专项攻坚组,开展全员AI能力提升与实践。

李红良表示,未来杭州城投将继续深化“人工智能+”战略布局,持续挖掘数据要素价值,拓展智慧水务、智慧能源等新场景,构建更加智能、韧性、绿色的城市运营新范式。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