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助力武昌交警,科技织就立体交通网

发布时间: 访问量:7

初秋的武汉武昌区,三架无人机在晨光中起飞,对校园周边违停车辆进行实时劝导;在雄楚高架上空,它们迅速定位事故车辆,三分钟内化解拥堵;在中北路路口,空中“警眼”两分钟劝离占道经营的三轮车。这些场景,是武汉市公安局武昌区分局交通管理大队运用无人机构建“空地一体”交通管理新模式的真实写照。

1.开学护航:空中巡控守护求学路

9月2日早晨7时20分,随着武昌交警指挥室一声令下,三架警用无人机同时从三个警务机巢起飞,对辖区内两百多所中小学及幼儿园周边道路开展全面巡航。这项名为“空中护航”的行动,专门针对开学季交通特点设计,通过“无人机高空监测+地面警力联动”机制,有效保障学生返校期间的交通安全。

7时45分,积玉路因开学报到车流增多,一架无人机迅速识别出一辆违规停放在斑马线上的私家车。指挥室民警通过无人机进行语音提醒,并同步调度附近执勤警力前往处置。仅用二十分钟,该路段便恢复畅通,所有学生在8时20分前安全进入校园。截至当天早上8时30分,武昌全区校园周边交通秩序良好,无人机累计完成违停劝导19次,处置拥堵点位7处。

2.高架保畅:科技利器破解堵路难题

无人机在高架道路的突发交通事件处置中,展现出快速和精准的优势。8月29日上午8时50分,指挥室通过视频监控发现雄楚高架丁字桥段出现异常拥堵,立即启用无人机应急响应。五分钟后,无人机准确找到故障货车位置,民警通过空中喊话指引司机设置警示标志,同时协调交警快骑和拖车抵达现场,有效防范了次生事故。

另一起发生在8月22日的事件中,无人机的高效处置更为突出。在雄楚高架武昌火车站下桥匝道处,两车因抢道发生擦碰导致整个匝道堵塞,当事车主未及时报警,后方车辆排队超过150米。指挥室调派附近无人机仅用3分30秒锁定涉事车牌,民警迅速联系车主并指导其快速撤离,整个过程比传统处置方式节省约15分钟。

3.路面治乱:空中喊话快速消除隐患

“中北路东湖西路口有水果车占道!”8月23日下午,视频巡查民警发现两辆三轮车占用右转车道经营,严重影响交通。指挥室启动“无人机优先处置”机制,在通知路面警力的同时,调度最近的无人机飞抵现场。

通过悬停摄录和循环语音提示,无人机清晰记录占道事实并进行警告。令人欣喜的是,在无人机警示下,仅用时两分钟,两名摊主便主动驶离,及时消除了道路交通安全隐患。这种“非接触式执法”既缓和了可能的现场冲突,也大幅提高了处置效率。

数据显示,自今年8月14日正式投入应用以来,武昌交警无人机已执行交通勤务106架次,总飞行时间超过70小时,完成交通违法劝导80余次,配合处置警情30多起,平均处置用时缩短一半以上。通过将无人机系统化融入交通管理,武昌交警建立起“早发现、快处置、精准管”的新型勤务模式,以科技手段助推城市交通治理现代化。

下一步,武昌交警将继续拓展智慧警务应用,进一步丰富无人机的使用场景,让这双“空中警眼”更好发挥“科技尖兵”的作用,切实提升市民出行体验和安全感受。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