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树科技启动上市计划,人形机器人领军者迎资本大考

发布时间: 访问量:7

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关键组成部分,机器人行业正迎来高速发展的新阶段。其中,四足及人形机器人作为技术集成度最高、应用前景最广阔的方向,吸引了大量关注。曾被视为昂贵而小众的机器人技术,近年来随着核心零部件成本下降与技术成熟,逐渐走向消费级市场。在这一浪潮中,宇树科技作为国内机器人领域的代表性企业,其动向已成为行业风向标。

2025年9月2日,宇树科技通过其官方社交媒体账号发布消息,表示预计在2025年第四季度正式递交IPO申请。这是该公司自2016年成立以来,首次明确公开上市时间节点,也被市场解读为人形机器人行业步入资本化阶段的重要标志。

值得注意的是,在同一日,宇树科技还对外披露了一份《网络安全公告》,回应了自今年四月以来围绕其明星产品Go1机器狗“后门漏洞”的质疑。公告称,相关风险源于第三方云服务密钥遭到非法获取,公司已于三月完成密钥更换并关闭外部云隧道,目前安全隐患已彻底解决,用户数据恢复安全。

一边是冲刺IPO的资本规划,一边是公众对产品安全性的密切关注,宇树科技正同时面对机遇与挑战。其能否顺利上市,不仅关系到企业自身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映射中国机器人产业的成熟度与未来方向。

一、从Go1到H1:宇树科技的崛起之路

宇树科技成立于2016年,创始人为王兴兴。早在其研究生阶段,他就开始专注于四足机器人的研发与创新。公司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降低机器人制造成本,推动技术普及。通过自主研制电机、减速器、控制器等核心部件,宇树逐步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产品量产与市场化应用。

其标志性产品Go1机器狗,以较高性价比成功打开消费市场,据行业报告,宇树在全球四足机器人市场中占有率超过六成,显示出强劲的产品竞争力。

而在人形机器人方面,宇树科技也取得多项突破。2025年春晚,由张艺谋导演的节目《秧Bot》中,宇树人形机器人H1登台与演员共舞,引发广泛关注。同年,H1在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上表现卓越,夺得包括400米、1500米在内的多项冠军,展现出优秀运动控制与稳定性。

王兴兴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公司正在不断推动机器人产品降价,扩大市场规模。他指出,未来机器人生态将依赖规模化应用、租赁模式及第三方开发,唯有更多用户实际使用,才能真正实现机器人技术的大众化。

二、资本狂潮下的“高考”倒计时

近年来,中国机器人行业成为资本重点关注领域,各类融资活动频繁,覆盖从零部件到整机、从工业到服务的全产业链。作为行业领军企业,宇树科技自然也获得多家顶级投资机构加持。

公开信息显示,公司已完成多轮融资。2025年6月,宇树完成C轮融资,投资方包括腾讯、中国移动、阿里相关资本、吉利控股等知名机构,融资金额接近7亿元。有市场消息称,公司计划于2025年年底前提交A股IPO申请,并可能后续筹划港股上市。

然而上市对企业而言并非易事,尤其对科技公司来说,更是一场对技术实力、商业模式、盈利能力和公司治理的综合考核。尽管宇树在四足机器人领域优势明显,并积极拓展人形机器人应用,但仍需应对行业竞争加剧、技术商业化不确定性及用户对数据安全的持续关切。

王兴兴坦言,当前机器人硬件已基本满足需求,真正的技术瓶颈在于“具身智能AI模型”尚未实现类似ChatGPT式的突破。他认为未来三到五年是人形机器人落地的关键窗口,而成功取决于能否构建出泛化能力强、训练效率高的AI系统。

三、宇树科技上市路上的“双重考验”

选择在同日公布IPO计划与网络安全公告,体现出宇树科技对公众信任与资本沟通的重视。尤其是“后门漏洞”事件,曾对其品牌形象造成不小冲击,也反映出消费者对智能设备安全问题的普遍担忧。

根据公告,该漏洞起因是黑客非法获取第三方云服务管理密钥,公司随后于三月底完成修复并停止相关外部服务,强调目前系统已无安全隐患。然而,这类事件也提醒企业,必须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加强数据保护与透明度建设,才能真正建立用户信任。

对即将上市的宇树来说,除了展示技术实力与市场潜力之外,如何完善公司治理、构建可靠的安全体系、回应公众质疑,将成为其能否通过资本市场“大考”的关键。这不仅是一家企业的挑战,也是整个中国机器人产业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试金石。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