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抢抓“AI+”机遇,打造特色产业创新高地

发布时间: 访问量:17

在近日召开的绍兴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与制造业强市建设推进会上,当地政府明确提出要把握战略机遇、拓宽发展视野,全力切入人工智能新赛道,正式启动建设人工智能应用创新高地的工作部署。

作为驱动产业变革的核心技术,人工智能正在重塑社会生产与日常生活的多个方面。绍兴积极顺应“人工智能+”趋势,明确主攻方向与突破路径,逐步构建起自身的竞争优势,探索出贴合本地实际的人工智能应用路线。截至目前,全市已汇聚人工智能核心企业95家,产业规模跻身全省前列;累计建成78家省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5家未来工厂,并荣获工业和信息化部多项数实融合与智能制造示范称号。

为强化人工智能产业支撑体系,绍兴正系统提升数据、模型与算力三大基础要素能力。在数据层面,推进产业数据价值化改革,借助纺织、电机等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重点行业可信数据空间,推动多领域数据的高质量汇集与高效利用。模型方面,围绕“10+2”产业集群,鼓励龙头企业开发行业垂直模型。例如,卧龙电驱自主研发的工业具身智能模型“舜造GRP01”已于今年7月发布,可赋能机器人实现自主适应与柔性操作。在算力建设上,绍兴加快整合算力资源,推动传统数据中心升级,并利用现有基站布局边缘计算设施。

为避免同质化竞争,绍兴注重构建差异发展、特色鲜明的人工智能产业体系。重点聚焦AI芯片、工业软件、智能视觉、智能家居、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装备等方向,打造融合应用集群。各区县实行错位发展:越城布局AI芯片与软件,柯桥发展新型显示与工业机器人,上虞建设工业机器人应用高地,诸暨打造智能视觉产业名片,嵊州培育特色智能应用生态,新昌强化机器人核心部件研发与产业化,滨海新区推动智能家居集群建设。

人工智能的真正价值体现在技术落地与产业赋能中。绍兴将持续开展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行动,拓展典型应用场景,加快建设数实融合标杆城市。据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重点推动AI在先进制造、农业、绿色低碳等领域的深度融合,打造一批高水平“AI+”应用示范,提升商业化效率,形成以点带面的推广效应。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