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纳米专利领跑全球,创新应用加速产业化进程

发布时间: 访问量:14

正在北京召开的第十届中国国际纳米科学技术会议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国纳米科技产业白皮书(2025)》,中国在纳米技术领域的专利数量位居世界第一,展现出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与产业发展活力。

本次盛会汇聚了全球7位顶尖科学家作特邀报告,超过600位学者围绕15个前沿议题展开深入研讨。白皮书数据显示,自2000年至2025年间,全球纳米专利授权总量突破107.8万件,其中中国贡献了46.4万件,占比高达43%,稳居全球首位。更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纳米专利转让与许可率已突破8%,显示出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步伐正在加快。

中国科学院院士、会议主席白春礼指出,纳米科技具有高度交叉融合的特性,其创新突破往往源于物理、化学、材料、电子、生命科学等多学科的碰撞与融合。他强调,纳米科技在若干关键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应用潜力。

会议同期举办的纳米科技产业展览,集中呈现了一批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重大成果。例如,我国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出量子点纳米材料,可应用于液晶显示技术。该材料能高效吸收蓝光并转化为绿光与红光,显著提升电视色彩的准确性与鲜艳度,使画面更贴近人眼感知的真实世界。

展览还全面展示了我国纳米技术产业的多元布局,覆盖产值规模已达千亿级别。纳米技术已在脑机接口、芯片光刻、极低温显微镜等关键领域实现广泛应用。据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陈鹏程介绍,极低温显微镜技术可在接近绝对零度的超低温环境下“冻结”原子,为纳米级科学研究与新技术开发提供重要支撑。纳米材料因具有极大的比表面积,在热传导等性能上表现出独特优势。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