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212所学校参赛,横琴AI赛展现青少年科创力量
8月22日,“2025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人工智能大赛及澳门国际邀请赛”于澳门培正中学拉开帷幕。本届赛事吸引全球212所学校共814名参赛者同场竞技,展现科技与创新力量。近200名澳门选手主场出战,参赛的澳门及国际队伍数量均突破历届纪录。
参赛规模持续扩大
8月22日,“2025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人工智能大赛与澳门国际邀请赛”在澳门培正中学正式启动。来自全球212所学校的814名选手齐聚现场,展开科技与创新能力的角逐。近200名澳门选手东道主出战,无论是本地还是海外参赛队伍数量,均创历届新高。
合作区行政事务局负责人曹晋锋指出,自2022年该赛事入选省级重要竞赛名单后,其影响力与年俱增,目前已成长为粤港澳大湾区一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青少年科技盛事。本届赛事汇聚了来自美国、日本、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新加坡、葡萄牙等国及粤港澳地区的众多选手,总参赛人数同比去年增长两倍;澳门本地亦有18所学校及社团组队参加,队伍数量较往年上升1.5倍。
时值合作区进入第二阶段开发及成立四周年之际,大赛延续“澳门+横琴”联动机制,再度设立国际邀请赛,旨在借助人工智能这一尖端领域,深化粤港澳科技教育协作,为港澳青少年融入国家科技与文化发展提供通道。
赛事聚焦人工智能的技术创新与实际应用,设小学、初中和高中等多个组别,项目类型丰富,包括人工智能机器人二阶竞技、C++编程闯关、3D航天创意搭建、空天数字编程创作及YAI机器人工程挑战等,兼顾竞赛性与趣味性。本届还首次推出“AI+”创意赛道,鼓励选手以技术应对现实议题,并引入大模型开发平台,帮助青少年早阶接触尖端工具,全面提升创造能力、实践水平及复杂问题解决思维。
聚焦科技创新应用
赛事现场,选手们不仅通过同台竞技和交流分享提升了技能,还在跨文化互动中开阔眼界、加深情谊,为今后在国际舞台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珠海市教育局局长习恩民表示,此次大赛是珠海联合横琴与港澳共同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教育示范区”建设的一次具体举措。参赛项目涵盖粤澳学生合作开发的“智慧城市方案”,以及来自“一带一路”国家青少年设计的“医疗辅助机器人系统”,既体现出技术上的创新,也反映出年轻一代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入理解,充分展现了教育国际化与科技向善理念的有机结合。
一位来自珠海的参赛同学提到,澳门中西合璧的建筑风貌、浓郁的文化气息和开放包容的城市氛围令她印象深刻。在与多国选手交流竞技的过程中,她更加感受到全球科技领域的多元与包容。另有澳门选手表示,能与世界各地同龄人同场较量倍感振奋,并期待赛后继续保持联系,也欢迎大家去澳门的历史名胜走走看看。
本次赛事在中央政府驻澳门联络办公室教育与青年工作部的指导下,由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行政事务局、民生事务局,珠海市教育局及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主办,澳门教育及青年发展局联合承办,并得到香港教育局和珠海市教育研究院的协助支持。
出席开幕仪式的嘉宾包括:合作区行政事务局局长曹晋锋、副局长张文骥,珠海市教育局局长习恩民,澳门中联办教青部副部长李勇先,澳门教青局代厅长李艳琪,全国政协委员、澳门培正中学校长高锦辉,以及来自新加坡海星中学的副校长Laura和香港美国人国际学校的主任Michal等。
更多文章
-
并行科技李津宇:MaaS模式推动海洋AI迈向新阶段
海洋占据地球表面绝大部分面积,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关键基础。近年来,高速运算与智能技术不断融合,推动海洋科学研究实现深刻变革。无论是风暴潮预警、卫星数据产品开发,还是立体监测体系优化和高精度预报模型应用,技术突破正持续强化海洋安全、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的支撑能力。然而,行业在高速成长中也面临诸多挑战。
-
重塑认知教育:AI时代如何培育下一代核心能力
在GET2025教育科技大会上,猿编程创始人李翊提出关键议题:当人工智能日益普及,教育应如何转型以培养下一代的核心能力?他认为,重点需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转向对儿童认知体系的系统性塑造。“未来人人都会使用AI工具,但能否与之高效协作却取决于更深层的能力。”李翊指出,这种协作能力不仅要求理解技术原理,更依赖于个体认
-
超高清与AI技术赋能全运会,视听体验全面升级
为助力第十五届全运会呈现更精彩的赛事效果,4K花园运用其在超高清视频与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专长,为赛事转播与视觉呈现注入创新活力。通过多项前沿视听技术的综合应用,显著优化了赛事观看体验与制作效率,有力推动了超高清技术与体育产业的深度融合。这家总部位于广州的企业,将其超万平米的总部基地打造为产业核心聚集区
-
贵州科学城展示多项科技成果 数字文保与新能源突破亮眼
在第二届贵州科学城科技交流周秋季活动中,多项前沿技术成果集中呈现。来自高校与企业的科研力量,展示了从文化保护到能源创新的多元化突破。贵阳学院陈红亚教授介绍了与天津大学共建的科研平台进展。自2021年两校建立协作关系以来,已在多个领域取得显著成效。他们联合建设的文化遗产数字化实验室,运用智能技术构建文物知
-
广西人工智能与社会工作融合赛收官 30强角逐应用场景创新
近日,2025年广西“人工智能+社会工作”创新应用大赛决赛在贵港正式举行,共有30支队伍进入最终角逐。本次大赛作为AI赋能行业系列赛事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启动以来便吸引了广泛关注,共收到来自社工机构、科技公司与高校的980支团队报名。经过前期选拔,最终有30支队伍脱颖而出,进入决赛环节。赛事设置了新兴领域、党建引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