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落地电力系统,湛江供电局推出五项智能应用
8月20日,南方电网广东湛江供电局召开人工智能创新成果发布会,集中推出五项智能化应用,覆盖电网规划、应急响应、现场作业、客户服务及调度控制等多个核心业务环节。
此次发布的成果包括:电网规划中心研发的“高中压电网协同规划智能助手”、生产指挥中心构建的“山火与主网故障应急巡视智能体”、赤坎供电局推出的“作业监控数字员工”、供电服务中心部署的“服务调度智服小灵”,以及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开发的“调度自动化AI赋能系统”。人工智能技术与电力业务的深度融合,正推动电网系统加速迈向数字化与智能化新阶段。
人工智能技术与电力业务的深度融合,正推动湛江供电局向智能化、高效化方向持续迈进。在电网规划环节,“高中压电网协同规划智能助手”借助AI建模与智能分析,可在十分钟内自动生成规划方案,有效消除重过载隐患,降低投资成本10%-20%,并实现容载比精准调控。面对山火和主网故障等突发状况,“应急巡视智能体”实现了从航线自动规划、任务自主执行、维护记录智能检索到简报自动生成的全流程无人化操作。此外,“作业监控数字员工”可对现场状态进行全天候实时监测与动态响应,极大减轻了一线人员工作负担。在客户服务方面,“智服小灵”实现了工单审核全自动处理,自二月启动以来已完成3196单审核,累计节省人工133工时,显著提升了服务效率。
展望下一阶段,湛江供电局将聚焦“AI+”战略全面推动技术落地,以人工智能真正实现为基层减负、为业务赋能,推动技术应用从“解决问题”向“价值创造”升级。该局还将着力打造既懂技术又懂业务的复合型AI团队,鼓励技术岗位深耕算法优化、业务岗位主动挖掘应用场景,营造“人人懂AI、人人用AI”的创新氛围。在推进过程中,始终坚守安全底线,确保AI应用在规范框架内发展,切实保障电网与数据安全。同时,积极响应湛江市建设“AI渗透之城”的号召,持续拓展人工智能应用深度,为本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更多文章
-
并行科技李津宇:MaaS模式推动海洋AI迈向新阶段
海洋占据地球表面绝大部分面积,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关键基础。近年来,高速运算与智能技术不断融合,推动海洋科学研究实现深刻变革。无论是风暴潮预警、卫星数据产品开发,还是立体监测体系优化和高精度预报模型应用,技术突破正持续强化海洋安全、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的支撑能力。然而,行业在高速成长中也面临诸多挑战。
-
重塑认知教育:AI时代如何培育下一代核心能力
在GET2025教育科技大会上,猿编程创始人李翊提出关键议题:当人工智能日益普及,教育应如何转型以培养下一代的核心能力?他认为,重点需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转向对儿童认知体系的系统性塑造。“未来人人都会使用AI工具,但能否与之高效协作却取决于更深层的能力。”李翊指出,这种协作能力不仅要求理解技术原理,更依赖于个体认
-
超高清与AI技术赋能全运会,视听体验全面升级
为助力第十五届全运会呈现更精彩的赛事效果,4K花园运用其在超高清视频与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专长,为赛事转播与视觉呈现注入创新活力。通过多项前沿视听技术的综合应用,显著优化了赛事观看体验与制作效率,有力推动了超高清技术与体育产业的深度融合。这家总部位于广州的企业,将其超万平米的总部基地打造为产业核心聚集区
-
贵州科学城展示多项科技成果 数字文保与新能源突破亮眼
在第二届贵州科学城科技交流周秋季活动中,多项前沿技术成果集中呈现。来自高校与企业的科研力量,展示了从文化保护到能源创新的多元化突破。贵阳学院陈红亚教授介绍了与天津大学共建的科研平台进展。自2021年两校建立协作关系以来,已在多个领域取得显著成效。他们联合建设的文化遗产数字化实验室,运用智能技术构建文物知
-
广西人工智能与社会工作融合赛收官 30强角逐应用场景创新
近日,2025年广西“人工智能+社会工作”创新应用大赛决赛在贵港正式举行,共有30支队伍进入最终角逐。本次大赛作为AI赋能行业系列赛事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启动以来便吸引了广泛关注,共收到来自社工机构、科技公司与高校的980支团队报名。经过前期选拔,最终有30支队伍脱颖而出,进入决赛环节。赛事设置了新兴领域、党建引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