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落地电力系统,湛江供电局推出五项智能应用
8月20日,南方电网广东湛江供电局召开人工智能创新成果发布会,集中推出五项智能化应用,覆盖电网规划、应急响应、现场作业、客户服务及调度控制等多个核心业务环节。
此次发布的成果包括:电网规划中心研发的“高中压电网协同规划智能助手”、生产指挥中心构建的“山火与主网故障应急巡视智能体”、赤坎供电局推出的“作业监控数字员工”、供电服务中心部署的“服务调度智服小灵”,以及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开发的“调度自动化AI赋能系统”。人工智能技术与电力业务的深度融合,正推动电网系统加速迈向数字化与智能化新阶段。
人工智能技术与电力业务的深度融合,正推动湛江供电局向智能化、高效化方向持续迈进。在电网规划环节,“高中压电网协同规划智能助手”借助AI建模与智能分析,可在十分钟内自动生成规划方案,有效消除重过载隐患,降低投资成本10%-20%,并实现容载比精准调控。面对山火和主网故障等突发状况,“应急巡视智能体”实现了从航线自动规划、任务自主执行、维护记录智能检索到简报自动生成的全流程无人化操作。此外,“作业监控数字员工”可对现场状态进行全天候实时监测与动态响应,极大减轻了一线人员工作负担。在客户服务方面,“智服小灵”实现了工单审核全自动处理,自二月启动以来已完成3196单审核,累计节省人工133工时,显著提升了服务效率。
展望下一阶段,湛江供电局将聚焦“AI+”战略全面推动技术落地,以人工智能真正实现为基层减负、为业务赋能,推动技术应用从“解决问题”向“价值创造”升级。该局还将着力打造既懂技术又懂业务的复合型AI团队,鼓励技术岗位深耕算法优化、业务岗位主动挖掘应用场景,营造“人人懂AI、人人用AI”的创新氛围。在推进过程中,始终坚守安全底线,确保AI应用在规范框架内发展,切实保障电网与数据安全。同时,积极响应湛江市建设“AI渗透之城”的号召,持续拓展人工智能应用深度,为本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更多文章
-
南京突破AI关键技术,三大创新成果推动智能普惠发展
第九届未来网络发展大会于8月20日在南京上秦淮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开幕。本届大会由南京市人民政府牵头,紫金山实验室、中国通信学会等多家单位共同承办,以“网络全球 决胜未来”为主题,旨在构建全球性高端交流平台,推动网络通信领域的技术协作与产业融合。会议聚焦人工智能、大模型、数算融合网络等前沿议题,设置开幕式、
-
技术融合听力健康:四部门发文促人工智能应用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及中国残联四部门共同印发《关于推进耳与听力健康工作的指导意见》,以推动全国耳与听力健康工作高质量发展,持续提升公众相关健康水平。国家卫健委有关负责人指出,当前我国耳与听力健康领域仍存在诸多短板,听力障碍的预防、诊疗与康复服务能力,尚难以充分满足群众多层次
-
当艺术遇见AI:雄安打造智能文化新生态
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与产业变革的关键力量,正深度驱动数智化转型进程。在艺术领域,AI从创作、传播到教育等多个维度开辟了新路径,全面重构艺术生态,为产业发展持续赋能。《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提出,要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非遗保护,推进人性化与艺术化城市建设,发展高端影视、创意设计等业态,建设国
-
韩发布新增长战略:瞄准AI前三强 推动国家产业转型
韩国政府于22日公布了未来五年的经济发展规划——“新政府经济增长战略”,明确提出将以企业为主导、政府为支撑,重点推进人工智能及超级创新产业发展,目标是将国家潜在经济增长率提升至3%。经济副总理兼企划财政部长官具润哲当天主持联合发布会,对外详细介绍了这一战略。该蓝图旨在推动韩国跻身全球人工智能领域前三强,
-
迈向技术奇点:中国AI以耐心迎临界突破
近日,杭州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在接受人民日报专访时表示,人形机器人真正走入家庭生活,仍有较长距离,整个行业尚处发展初期。他指出,当前核心制约在于机器人人工智能水平尚未达到关键突破点,整体能力仍存在明显局限。尽管人工智能近年来备受瞩目,人形机器人不仅登上春晚舞台,还在各类体育赛事中展示出卓越的运动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