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共绘AI文旅蓝图:北京赛区创新应用大赛盛大启航

发布时间: 访问量:14

近日,中国—东盟“人工智能+文旅”创新应用大赛北京赛区赛事顺利落幕。作为三大初赛站点之一,北京赛区充分发挥京津冀区域技术集聚优势,共吸引了55支国内外参赛团队同台竞技。参赛项目聚焦多语言智能导览、AR沉浸互动、景区数字化运营及AI文创开发等多个前沿方向,集中展示了人工智能技术重塑文旅体验与服务的创新实践。

今年七月,广西启动了以“AI广西 AI中国 AI东盟”为主题的“AI赋能千行百业超级联赛”,设立“场景突围”应用创新赛、“揭榜挂帅”产业命题赛和“AI大家创”全民挑战赛三大赛道,旨在培育面向东盟市场的人工智能企业与专业人才。作为该联赛“场景突围”赛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文旅创新应用大赛正加速成为广西推动“AI+文旅”融合、赋能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催化剂”,持续促进先进技术成果的转化与应用落地。

作为大赛的关键分赛区,北京站充分发挥首都科技与人才优势,有效汇聚了京津冀地区的高校及科研力量,形成显著的创新集聚效应。多支来自南开大学的博士、硕士研究生跨学科团队在比赛中表现突出,其在AI文旅数据建模、多语种智能交互系统等方向上提出的解决方案,展现出较高的技术水准与应用潜力。

其他团队也展示了多项创新应用:例如,有项目将文博知识图谱与GPT技术相结合,为境外游客实时生成个性化的语音导览内容;还有高校团队开发的“旅伴助手”,能够综合天气、人流及游客偏好等多维数据,动态规划并调整游览动线,显著提升了行程安排的智能化水平。

嗯噢哇科技旅游港数智化总经理郭景菁指出,当前文旅行业面临“供需错配”的普遍困境:优质技术项目缺乏合适的落地场景,而有潜力的场景也难以匹配到高效解决方案,这种双向阻碍制约了整个行业的创新步伐。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次大赛在评审中特别强调“实际场景应用”和“与东盟市场的契合度”,力求遴选出的项目既能切实回应现实需求,又具备面向国际推广的潜力。

北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大数据发展局)四级调研员周景华认为,大赛构建起一个连接技术供给与产业需求的桥梁,不仅让AI技术直面真实业务痛点,也为高校科研团队提供了成果转化的通道。他特别提到,北京赛区作为关键纽带,有效衔接了北上广的技术研发力量与广西文旅市场的应用场景,加速创新落地进程。

大赛评审专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信息安全系主任李舟军教授表示,从AI导览机器人到个性化推荐系统,从多语言内容生成到景区数字人管理,每个参赛项目都蕴含着革新旅游体验的潜力。他认为,本届赛事最重要的成果,在于有效促成了城市真实场景与高校科研力量之间的双向对接与合作。

截至7月30日,中国—东盟人工智能+文旅创新应用大赛已吸引全球共计378个项目报名,其中包括应用创新类162项、技术创新类168项及东盟拓展类48项。参赛单位涵盖282家企业及96所高等院校,超百位投资人及千余名行业专业人士参与了赛事交流与评审。

继北京站成功举办后,大赛越南赛区已于八月启动,特邀来自东盟六国的团队与专家共同参与,致力于推出更贴合地区特色、具备国际推广前景的智慧文旅解决方案。总决赛定于九月在广西北海举行,届时21支晋级团队将共同角逐总额达一百万元的特等奖奖金及相关产业资源支持。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