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博山西进行时:24小时不落幕的科技文化狂欢场
第七届山西文博会的活动展区化身未来科技秀场,智能仿生机器人与观众玩起"你问我答"的趣味互动,全息投影魔术让传统戏法焕发数字新生,物理实验秀用液氮云雾点燃全场惊叹。每天多场次的科技展演中,人屏交互装置将观众手势转化为动态光影,打造出虚实交融的奇幻空间。
展会期间,七个身着晋商元素的"晋小友"机器人偶准时整点登场,以融合山西民歌韵律的机械舞引爆开场热潮。这些会眨眼、能对话的智能吉祥物不仅穿梭人群派发文创礼品,更通过AI识别技术与观众玩起"表情包大作战"——当游客摆出指定动作,人偶胸前的显示屏即刻生成趣味漫画合影,将科技温度注入每个互动瞬间,为后续的非遗展演、文旅推介预热升温。
8月21日至25日每日9时至17时,文博会现场化身趣味知识竞技场。"文博探秘局"开启全天候有奖问答,依托涵盖三晋文明、非遗技艺、地理风物等八大领域的智能题库,游客通过扫码参与开放式答题,每轮答对三题即可兑换定制书签、非遗徽章等文创好礼。展区特别设置"跨屏竞技岛",五款体感游戏机同步开放——观众挥动手柄即可在虚拟果园切水果、在数字赛道跑酷竞速,单局积分前三名将获得限量版青铜器纹样U盘。
22日上午,"超元力赛道"将传统卡丁车升级为混合现实体验场,参赛者佩戴MR眼镜在实体赛道飞驰,虚拟星际场景实时投射于挡风玻璃,带来"在黄河浪尖穿越虫洞"的沉浸式竞速体验。次日下午的"唐宋诗韵"专场,两位仿生机器人化身"数字古人",以王勃《滕王阁序》的骈俪对仗考验游客才思,用柳宗元山水诗的意境设置互动谜题。当机械臂挥毫写下游客即兴创作的诗句时,千年文脉与现代科技在光影交错间完成诗意传承。
展区每日上演的"科技与艺术狂欢"中,机械生命体正以突破想象的方式诠释传统魅力。上午10点的"铁甲争锋"擂台上,两台仿生人形机器人展开全接触式格斗,液压关节驱动的直拳、回旋踢引发现场惊呼;午后3时的"狮舞未来"剧场里,四足机器狗身披锦缎狮袍,以精准的步态算法完成采青、吐福等传统舞狮动作,当它突然用机械爪做出"作揖"姿态时,围观人群爆发出会心笑声。这些搭载触觉反馈系统的智能体,不仅能模仿人类拥抱、击掌,被抚摸头部时还会发出拟真的撒娇声波。
文创思想碰撞的火花同样耀眼。8月21至24日,24位新锐设计师在"三晋文创实验室"轮番登台,通过12场主题沙龙解构文化密码:有的用数字建模还原永乐宫壁画线条,有的将平遥古城窗棂纹转化为3D打印首饰,更有团队展示如何用AI算法为晋祠彩塑设计现代衍生品。每场分享结束后,观众可扫码参与"文创基因重组"互动,将自己的创意碎片拼入设计师的数字原型库。
音乐舞台则上演着传统与现代的时空对话。"山那边"组合的年轻乐手们用电子民乐重构《走西口》,琵琶声波与合成器音效在声场中交织出黄土高原的数字画卷;而"音雄联盟"合唱团带来的《晋风新韵》,则让晋商驼铃与城市电音在和声中达成奇妙和解——这支由海归音乐人、专业院团与高校学子组成的跨界团体,今年已带着融合山西元素的原创曲目完成八城巡演,所到之处皆掀起"新国风"热潮。
更多文章
-
外资加速布局中国市场 科技创新与股市回暖提振信心
国际媒体近日关注到,随着中国科技产业持续突破与资本市场表现强劲,全球投资者对中国资产的配置意愿显著提升,外资正掀起新一轮对华投资热潮。1.科技突破,投资者“害怕错失”中国科技企业的创新成果成为吸引外资的关键因素。阿里巴巴等科技巨头陆续推出自研AI大模型,寒武纪等芯片公司在关键技术领域实现进展,这些突破增
-
科技赋能传统米粉产业 中国特色小吃加速走向世界
在广西柳州举办的2025中国米粉企业产需对接大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与行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将传统米粉这一特色小吃打造成为现代化大产业,并推动其走向更广阔的国际市场。本次大会作为国际米粉产业博览会的重要环节,汇集了120余家米粉生产及设备制造企业。展厅内香气四溢,柳州螺蛳粉、桂林米粉、常德米粉
-
东莞智能终端产业图谱:数据解码万亿级集群创新密码
在全球科技巨头相继发布新品的九月,智能终端产业再度成为市场焦点。而支撑这些创新产品从概念走向现实的,正是东莞这座隐藏在全球智能终端制造网络背后的重要城市。合合信息旗下启信宝近期发布《全国产业集群大全》东莞专题,从数据视角揭示这一区域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一、电子信息产业汇聚超2.5万家企业东莞构建了一个由专
-
长虹亮相科博会:熊猫AI与硬核科技的双重奏响
在四川绵阳举办的第十三届中国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上,长虹控股集团以独特的“熊猫AI智能家电”与“硬核科技成果”双线展示成为焦点。这一设计既展现了科技为日常生活带来的温度,也凸显了企业在关键技术领域服务国家战略的实力。步入展区,“熊猫AI快乐生活”主题入口以全息投影再现大熊猫在竹林中嬉戏的场景,吸引众多观
-
人工智能步入现实:2025云栖大会见证AI规模化落地
为期三天的2025云栖大会在杭州云栖小镇落下帷幕。尽管官方统计参会人数超过12万,但现场熙攘的人流、密集的新品发布和琳琅满目的实体产品,更直观地展现出一个新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已从演示文稿中的概念和宣传片中的愿景,蜕变为可触摸、可体验、可感知的实体存在。这一变化让众多科技爱好者感叹:在屏幕上“悬浮”多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