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博山西进行时:24小时不落幕的科技文化狂欢场

发布时间: 访问量:7

第七届山西文博会的活动展区化身未来科技秀场,智能仿生机器人与观众玩起"你问我答"的趣味互动,全息投影魔术让传统戏法焕发数字新生,物理实验秀用液氮云雾点燃全场惊叹。每天多场次的科技展演中,人屏交互装置将观众手势转化为动态光影,打造出虚实交融的奇幻空间。

展会期间,七个身着晋商元素的"晋小友"机器人偶准时整点登场,以融合山西民歌韵律的机械舞引爆开场热潮。这些会眨眼、能对话的智能吉祥物不仅穿梭人群派发文创礼品,更通过AI识别技术与观众玩起"表情包大作战"——当游客摆出指定动作,人偶胸前的显示屏即刻生成趣味漫画合影,将科技温度注入每个互动瞬间,为后续的非遗展演、文旅推介预热升温。

8月21日至25日每日9时至17时,文博会现场化身趣味知识竞技场。"文博探秘局"开启全天候有奖问答,依托涵盖三晋文明、非遗技艺、地理风物等八大领域的智能题库,游客通过扫码参与开放式答题,每轮答对三题即可兑换定制书签、非遗徽章等文创好礼。展区特别设置"跨屏竞技岛",五款体感游戏机同步开放——观众挥动手柄即可在虚拟果园切水果、在数字赛道跑酷竞速,单局积分前三名将获得限量版青铜器纹样U盘。

22日上午,"超元力赛道"将传统卡丁车升级为混合现实体验场,参赛者佩戴MR眼镜在实体赛道飞驰,虚拟星际场景实时投射于挡风玻璃,带来"在黄河浪尖穿越虫洞"的沉浸式竞速体验。次日下午的"唐宋诗韵"专场,两位仿生机器人化身"数字古人",以王勃《滕王阁序》的骈俪对仗考验游客才思,用柳宗元山水诗的意境设置互动谜题。当机械臂挥毫写下游客即兴创作的诗句时,千年文脉与现代科技在光影交错间完成诗意传承。

展区每日上演的"科技与艺术狂欢"中,机械生命体正以突破想象的方式诠释传统魅力。上午10点的"铁甲争锋"擂台上,两台仿生人形机器人展开全接触式格斗,液压关节驱动的直拳、回旋踢引发现场惊呼;午后3时的"狮舞未来"剧场里,四足机器狗身披锦缎狮袍,以精准的步态算法完成采青、吐福等传统舞狮动作,当它突然用机械爪做出"作揖"姿态时,围观人群爆发出会心笑声。这些搭载触觉反馈系统的智能体,不仅能模仿人类拥抱、击掌,被抚摸头部时还会发出拟真的撒娇声波。

文创思想碰撞的火花同样耀眼。8月21至24日,24位新锐设计师在"三晋文创实验室"轮番登台,通过12场主题沙龙解构文化密码:有的用数字建模还原永乐宫壁画线条,有的将平遥古城窗棂纹转化为3D打印首饰,更有团队展示如何用AI算法为晋祠彩塑设计现代衍生品。每场分享结束后,观众可扫码参与"文创基因重组"互动,将自己的创意碎片拼入设计师的数字原型库。

音乐舞台则上演着传统与现代的时空对话。"山那边"组合的年轻乐手们用电子民乐重构《走西口》,琵琶声波与合成器音效在声场中交织出黄土高原的数字画卷;而"音雄联盟"合唱团带来的《晋风新韵》,则让晋商驼铃与城市电音在和声中达成奇妙和解——这支由海归音乐人、专业院团与高校学子组成的跨界团体,今年已带着融合山西元素的原创曲目完成八城巡演,所到之处皆掀起"新国风"热潮。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