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科技赋能研学教育 开启沉浸式学习新体验

发布时间: 访问量:5

在南宁市的AI研学基地,一场教育变革正在悄然发生。青少年们通过编程让智能机器人"活"起来——它们不仅能绘声绘色地演绎历史故事,还能化身实验室里的"魔术师",带领孩子们完成一个个趣味科学实验。这里的学习不再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AI技术构建的沉浸式互动场景,让知识获取变成了充满惊喜的发现之旅。这种创新的教育模式,正引领着研学活动从"被动接受"向"主动探索"转变。

AI研学开阔视野

8月11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技研学活动在中国—东盟数字经济产业园拉开帷幕。这场由广西桂冠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与南宁市融媒体中心联合打造的AI主题研学,为青少年打开了一扇通往智能世界的大门。

"它不仅能回答你们的问题,还能解释背后的科学原理。"随着工作人员的操作,一台造型可爱的机器人立即活跃起来,用生动的语言向小访客们展示跨境电商智能系统的运作奥秘。在这里,抽象的技术概念化身为会对话的智能伙伴,让深奥的数字经济变得触手可及。

展区内,智慧工厂的实时画面牢牢吸引着众人的目光。灵敏的机械臂在AI指引下完成精准作业,无人搬运车在厂房内自如穿行。这些鲜活的场景让青少年们真切体会到,人工智能正在如何重塑传统制造业的面貌。

活动中,同学们还深入了解了中国与东盟国家在5G通信、区块链等前沿领域的合作成果。产业园内丰富的数字化应用场景,让年轻学子们直观感受到技术革新对全球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

"这次研学完全改变了我对人工智能的认知,不仅让我看到科技的力量,更让我开始思考未来的学习方向。"学生代表的感言,道出了这场研学活动带来的深远影响。通过沉浸式的体验,一颗颗探索科技的种子正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校企携手筑根基

近日,广西多所高校和科技企业迎来了一批批充满求知欲的年轻访客。在广西大学工程学院的实验室里,学生们围聚在智能机器人周围,通过简单的编程指令让这些机械小伙伴完成各种动作表演。而在广西能源集团的展示厅内,一套基于人工智能的地质分析系统正在演绎着"读懂大地语言"的神奇能力,专家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复杂的岩层分析变得生动有趣。

"这个系统是怎么判断岩石年龄的?"
"智能机器人是怎么理解人类语言的?"
面对这些充满童趣却又专业的问题,现场专家一一给予耐心解答。孩子们专注的眼神中闪烁着对科学知识的渴望,每个互动环节都化作了生动的科学课堂。

带队教师表示,这种沉浸式的研学体验不仅让孩子们直观感受到科技改变世界的力量,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通过与科研人员的面对面交流,抽象的课本知识变成了触手可及的现实应用,这种教育方式正在重新定义学习的意义。

搭建成长大平台

在南宁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的热门目的地——中国—东盟数字经济产业园,一场教育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正在上演。两年来,这里已接待超过3000名怀揣科技梦想的青少年。园区创新性地与科技企业合作,开设了涵盖无人机操作、人工智能原理探究等多元化课程体系。从趣味编程启蒙到智能机器人实操,从低空飞行体验到AI案例解析,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都能在这里找到探索科技的乐趣。

产业园不仅在教育领域发力,更在人工智能产业布局上持续深耕。基础建设方面,正着力构建以新能源数据中心为核心的算力网络;数据资源方面,已汇聚超40亿条多维数据,为AI模型训练提供强力支撑;产业应用方面,重点培育智能+、半导体、机器人等新兴领域,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我们致力于为每个孩子打开通往科技世界的大门。"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将进一步完善"科技教育+人工智能"的特色培养体系,通过分层课程设置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同时,园区将持续强化产业集聚效应,努力建设成为面向东盟区域的数字经济创新高地、人才培养基地和产业出海枢纽,为数字中国建设贡献广西智慧。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