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突破智算关键技术 构建自主AI生态新格局
在数智融合的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电信持续加码科技创新,成功攻克智算系统关键技术难题。广东电信携手研究院及华为,依托大湾区算力优势,建成全球首个昇腾超节点智算商用集群。通过自主研发的"翼芯"平台与创新架构的完美融合,该项目在AI基础建设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为行业智算升级提供了示范样本。
技术突破:重构智算架构,释放算力潜能
中国电信研究院打造的"翼芯"平台成为本次智算技术突破的关键引擎。该平台创新采用全总线互联架构,将384张昇腾AI处理器整合为统一算力单元,突破了传统分布式计算的性能瓶颈,显著降低了模型并行通信延迟。
研发团队构建了系统化的性能优化体系:在计算层面实施算子融合技术提升效率,通过创新的调度策略优化并行计算,改进内存管理机制降低资源占用,同时实现通信协议与并行计算的动态适配。经实际测试,DeepSeek 671B模型在保持优异响应速度(首token 1.28秒,后续token 50毫秒)的同时,单卡推理性能突破2122 tokens/s,较行业标杆提升9.2%,刷新了全球大模型推理性能纪录。这一成果展现了从硬件架构到算法优化的全栈技术创新实力。
产业协同:构建智算生态,打造创新共同体
这一技术突破凝聚了中国电信、华为及研究院的协同创新成果。华为负责提供昇腾AI硬件平台及基础软件栈,广东电信主导实际场景部署与验证工作,研究院则通过"翼芯"平台实现从芯片到算法的全栈优化。三方团队共同完成了涵盖13项基准测试和6大应用场景的全面验证,涉及复杂推理、多智能体交互等前沿领域,并开发出适用于金融、制造、城市管理等行业的解决方案。
创新性的"硬件-平台-应用"协同模式,不仅证实了超节点架构处理千亿级大模型的可行性,更构建了从技术研发到商业落地的完整闭环。通过上万次自动化测试调优,项目形成了标准化的性能优化方法,为国产智算技术的产业化推广提供了重要参考。
性能飞跃:赋能千行百业,重塑生产范式
这一技术突破带来了显著的场景应用价值提升。在金融风控方面,系统将欺诈检测响应速度提升近4倍,单节点即可完成百万级交易实时分析;工业制造领域,设备异常检测延迟压缩至原水平的28%,完全符合产线实时控制需求;城市治理场景下,交通预测系统处理能力增长超过4倍,实现全城路网动态调控。
尤为突出的是多智能体协同表现,借助超节点架构的弹性资源调度,系统可并行运行128个决策单元,在物流仿真测试中将配送路径优化效率提升三分之二。这些成果不仅验证了中国电信在复杂AI场景的服务能力,更标志着人工智能技术正从单一应用向系统化赋能转变,为产业智能化升级提供坚实支撑。
面向未来,中国电信将以超节点技术为核心,开启智算新篇章。公司计划从三个维度持续突破:
1、应用创新:将技术优势延伸至生成式AI、科研计算等前沿领域,攻克超大规模模型训练效率难题。
2、产业协同:推出"智算加速计划",开放核心测试能力,携手产业链完善国产化技术生态。
3、规范引领:牵头建立超节点性能评估体系,推动中国智算标准走向国际舞台。
中国电信研究院负责人表示:"智算系统优化只是起点,我们的目标是打造自主创新的AI技术生态。要让先进算力如同基础设施般普惠可用,真正推动各行业智能化升级。"
从底层架构革新到实际性能飞跃,从跨企业协作到产业链融合,中国电信正在引领智算产业变革。这一系列突破不仅展现了央企攻克核心技术难题的决心,更开启了AI算力高效应用的新篇章。随着超节点技术的迭代发展,数字化社会建设将迎来更智能、更高效的崭新阶段。
更多文章
-
智能科技驱动制造业革新 构筑新型生产力核心引擎
作为引领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人工智能正在重塑全球制造业发展格局。在工业制造领域,智能技术的深度应用正催生新的生产力形态,推动制造体系向智能化、高端化方向转型。智能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正在引发生产模式和产业形态的根本性变革。通过引入机器视觉、智能感知和自主学习等先进技术,现代生产系统获得了自主决策
-
科技赋能纺织革新 魏桥智造引领产业变革
一、展厅藏“奇布”,微米之间解除行业痛点步入魏桥纺织的研发展示空间,一件件看似平常的服装中蕴含着前沿技术。企业推出的棉质凉爽T恤,在接触肌肤时能瞬间传递清新凉意,适合炎热季节;另一类吸光发热型服饰,则能将光线与体表温度高效转化为热能,在寒冷时节提供持续温暖。面对纳米纤维强度不足、难以用常规方法纺纱的难
-
AI中医舌诊系统亮相高交会 智慧科技赋能传统医学
在深圳举办的第二十七届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一款融合人工智能与传统中医的诊断系统成为首日亮点。这项创新技术通过数字化的舌象分析,为参观者提供即时体质评估,引来众多观众亲身体验。在展区现场,体验者只需在智能设备前停留片刻,系统便能通过捕捉舌部特征生成详细的健康报告。一位参与者表示:"分析结果十
-
粤科院多项创新成果亮相高交会 智能感知与新材料受瞩目
嗅觉智能识别、创新骨修复材料、自主灭蚊设备……广东科研机构的多项创新成果在近期举办的国际科技博览会上集中呈现。11月中旬,以“创新驱动发展 跨界协同共创”为主题的第二十七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博览会在深圳举行。广东省科学院在此次盛会上发布了二十余项自主研发成果,涵盖环境感知、生物医疗、新材料等多个前沿领域,
-
进博会展示AI新图景:智能科技赋能基建与医疗升级
本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科技展区成为关注焦点,多家国际知名企业集中呈现了人工智能在基础建设与健康医疗领域的最新应用成果。在工业制造板块,德国科技企业西门子推出了面向中国市场的生成式工业AI辅助系统,该技术率先应用于汽车智能制造环节,有望将编程周期缩短近三分之一。同时,西门子还与国内金属建筑企业共同研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