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赋能中医诊疗现代化 "仲思"大模型亮相深圳医疗盛会
2025深圳医院大会近日在福田区成功举办。本次盛会以"科技赋能·智慧医疗"为主线,汇聚了国家卫健委相关领导、两院院士代表、知名医疗机构负责人及科技企业高管等业界权威,共绘医疗健康事业发展新图景。
在人工智能医疗创新专题研讨环节,"仲思"智能中医辅助系统的发布引发关注。该系统由招联金融联合国内一流医学院校和医疗机构共同研发,针对中医诊疗标准化难题,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辨证施治的数字化升级。这一创新成果不仅展现了金融科技企业跨界赋能传统医学的社会担当,更为中医药现代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范式。
抢抓人工智能窗口期 打造中医数智转型新范式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深度协同,已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国家在2025年工作部署中特别强调,要深化"人工智能+"战略,充分发挥我国制造业基础和市场潜力,加速智能技术在各领域的渗透应用。
在这一背景下,招联作为金融科技先行者,率先布局垂直领域大模型研发。其推出的"招联智鹿"系列模型已完成从130亿到700亿参数的跨越式升级,显著提升了复杂金融场景的智能化服务水平。而最新亮相的"仲思"中医大模型,则标志着该技术首次成功跨界应用于医疗健康领域,不仅开创了AI赋能传统医学的新范式,更展现了金融科技企业助力产业数字化转型的社会价值。这一创新实践,为人工智能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提供了生动范例。
在2025深圳医院大会现场,"仲思"智能诊疗系统的实时演示成为焦点。该系统展现出令人惊叹的响应速度:3秒完成病历生成,4秒给出初步诊断,1秒完成门诊记录录入,其高效运作让现场医疗专家纷纷驻足体验。
技术团队透露,该系统整合了海量临床数据和中医药知识体系,可提供涵盖常见病到疑难杂症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通过分析百万级经方数据库,结合患者个体特征和药物相互作用预警,系统推荐的个性化方剂临床匹配准确度超过九成。更值得关注的是,"仲思"还能同步输出膳食建议和中医保健方案,实现诊疗服务的全流程智能化。这一创新应用正推动中医诊疗迈向精准化、高效化的新阶段。
"仲思"这一名称的由来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招联总经理章杨清从中医文化宝库中获得启发,巧妙融合了"医圣"张仲景与"药王"孙思邈两位医学泰斗的名字精髓。这一命名既是对传统医学的崇高致敬,更彰显了独特的技术哲学——通过"诊""治"分离的创新架构设计,大幅降低了模型训练复杂度与计算资源消耗。
这一技术思路源于"分而治之"的工程智慧,类似于司法系统中侦查与审判的专业分工。"仲思"创造性地区分诊断和治疗两个关键环节,通过模块化设计显著提升了系统训练效率。这种突破性的架构创新,为系统的持续演进提供了可持续的技术支撑。
在发展规划方面,招联创新性地构建了四阶能力演进体系。当前"仲思"处于L2专业辅助阶段,主要承担诊疗建议生成等支持性工作。按照既定路线图,系统将逐步实现L3临床决策和L4名医模拟等高阶功能。这一循序渐进的发展路径,不仅体现了技术演进的科学性,更为中医智慧传承和基层医疗水平提升开辟了数字化新路径。未来,随着能力的持续进化,"仲思"有望成为连接传统医学与现代科技的重要桥梁。
以科技之力践行社会责任 推动多领域创新发展
在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时代浪潮中,企业正从单一的经济实体向价值创造的多元主体转变。作为央企强强联合的标杆,招联始终将国家战略需求融入发展血脉,以科技创新为笔,书写着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的新篇章。
"仲思"项目的推进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实践。今年4月,该系统在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崭露头角,并在中医药智能化专题研讨中获得权威专家一致好评。目前,该平台已在全国30多家医疗单位落地应用,赢得中西医界的广泛青睐。展望未来,"仲思"将重点布局基层医疗网络,计划覆盖百余家县域医疗机构,着力破解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不足的痛点,让优质医疗资源普惠更多群众。
招联的科技赋能版图正不断拓展。在金融领域,公司与近百家中外金融机构开展深度协作,共同探索智能投顾、资产配置等创新服务,推动行业数字化升级。在环保赛道,招联携手深圳环保科技企业打造的"绿元"智能平台,运用AI视觉识别技术实现餐厨垃圾精准计量,构建从回收到处理的全流程数字化监管体系。这一创新方案不仅提升了废弃物管理效率,更为城市环境治理提供了智能化解决方案。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不仅关系民生福祉,更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作为金融科技领域的创新者,招联将"智鹿"大模型技术深度应用于消费者权益保护全流程,开创性地构建了三级防护体系。这一体系借鉴了中医"上工治未病"的预防理念,通过事前风险预警、事中快速响应、事后系统治理的闭环管理,实现了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智能化升级。数据显示,该智能系统已实现99%以上的48小时响应率和98.7%的5日办结率,客户满意度持续保持高位,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在人工智能重塑产业格局的时代背景下,招联始终坚持"科技赋能普惠金融"的初心使命。通过持续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实践的深度融合,公司不仅在消费金融领域树立了服务标杆,更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消费升级等方面展现了科技企业的责任担当。这种以技术创新驱动服务升级的发展模式,正在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也为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益借鉴。未来,招联将继续深化科技赋能,在服务国家战略和民生需求中发挥更大作用。
更多文章
-
智能科技驱动制造业革新 构筑新型生产力核心引擎
作为引领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人工智能正在重塑全球制造业发展格局。在工业制造领域,智能技术的深度应用正催生新的生产力形态,推动制造体系向智能化、高端化方向转型。智能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正在引发生产模式和产业形态的根本性变革。通过引入机器视觉、智能感知和自主学习等先进技术,现代生产系统获得了自主决策
-
科技赋能纺织革新 魏桥智造引领产业变革
一、展厅藏“奇布”,微米之间解除行业痛点步入魏桥纺织的研发展示空间,一件件看似平常的服装中蕴含着前沿技术。企业推出的棉质凉爽T恤,在接触肌肤时能瞬间传递清新凉意,适合炎热季节;另一类吸光发热型服饰,则能将光线与体表温度高效转化为热能,在寒冷时节提供持续温暖。面对纳米纤维强度不足、难以用常规方法纺纱的难
-
AI中医舌诊系统亮相高交会 智慧科技赋能传统医学
在深圳举办的第二十七届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一款融合人工智能与传统中医的诊断系统成为首日亮点。这项创新技术通过数字化的舌象分析,为参观者提供即时体质评估,引来众多观众亲身体验。在展区现场,体验者只需在智能设备前停留片刻,系统便能通过捕捉舌部特征生成详细的健康报告。一位参与者表示:"分析结果十
-
粤科院多项创新成果亮相高交会 智能感知与新材料受瞩目
嗅觉智能识别、创新骨修复材料、自主灭蚊设备……广东科研机构的多项创新成果在近期举办的国际科技博览会上集中呈现。11月中旬,以“创新驱动发展 跨界协同共创”为主题的第二十七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博览会在深圳举行。广东省科学院在此次盛会上发布了二十余项自主研发成果,涵盖环境感知、生物医疗、新材料等多个前沿领域,
-
进博会展示AI新图景:智能科技赋能基建与医疗升级
本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科技展区成为关注焦点,多家国际知名企业集中呈现了人工智能在基础建设与健康医疗领域的最新应用成果。在工业制造板块,德国科技企业西门子推出了面向中国市场的生成式工业AI辅助系统,该技术率先应用于汽车智能制造环节,有望将编程周期缩短近三分之一。同时,西门子还与国内金属建筑企业共同研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