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打造AI创新高地 政企共探"智能+"新路径
8月13日,深圳迎来了一场聚焦人工智能发展的重量级会议。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专员陈洁玲在研讨会上表示,AI技术正成为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她指出,大湾区凭借其独特的创新生态优势——包括顶尖的科研机构、丰富的应用场景、完善的产业配套以及国际化的人才储备,为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提供了理想环境。
陈洁玲特别强调,实施"人工智能+"计划是国家推动科技创新的关键举措,其重点在于促进智能技术与传统产业的协同创新,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大湾区凭借其完整的制造业体系和开放的市场环境,正在打造AI技术落地的最佳试验场。
香港科技园公司首席幕僚长吴子慧详细阐述了区域协作的具体路径。她指出,香港凭借其国际化平台优势,在促进内地与全球创新资源对接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以港所长、服务国家"的战略定位,科技园将重点发挥香港在跨境资本运作、国际标准对接、高端人才集聚等方面的枢纽功能,打造更具活力的科技创新生态系统。
吴子慧强调,下一阶段将重点推进大湾区创新要素的深度融合,特别是在技术产业化、应用场景共建和标准体系协同等关键领域。通过构建双向开放机制,既支持国际创新资源落地大湾区,也推动本土科技企业走向全球,以协同创新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中国科创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
会议释放出港深协同创新的重要信号。据透露,两地正重点推进三大战略项目: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将打造跨境研发枢纽,香港园区建设已进入快车道;新田科技城作为北部都会区的核心引擎,将深化与深圳的产业联动。这些布局凸显了港深携手共建全球科创高地的战略决心,通过基础设施"硬联通"和创新要素"软对接",加速大湾区创新走廊的成型。目前,河套地区已吸引超过150家科研机构和科创企业入驻,成为粤港澳创新合作的示范窗口。
更多文章
-
四川举办AI生态大会:百余款产品亮相,多赛道协同发展
人工智能正迎来行业爆发的重要阶段,四川积极把握机遇,全力推进相关产业集聚与创新。2025年天府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大会定于9月28日至29日举行,以“天府聚势 智链未来”为主题,是落实四川省“人工智能一号创新工程”的关键活动之一。作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四川人工智能产业近年来增长迅速。2024年全省产业营收突
-
广西表彰十位科技先锋:科研报国为民,创新驱动发展
2025年9月26日,广西“最美科技工作者”评选结果在南宁揭晓,王晓琳、张木清等十位在各自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研人员获此荣誉。他们在人工智能、农业科技、生态保护、工程技术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突破,展现了广西科技工作者扎根实践、服务国家的精神风貌。获奖者中,王晓琳在智能传感与机器人领域的研究成果应用于“中国天
-
算网融合构筑AI新高地:政策技术双轮驱动,加速产业智能升级
当前,人工智能发展已进入从技术突破迈向规模化应用的关键时期,算力支撑、政策引导与场景打通成为推动其深入落地的核心动力。近期,国家层面出台《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我国市场广阔、产业链完整、应用场景多元的优势,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在各行各业的规模化应用与商业化进程,形成创新
-
AI技术革新棉花育种:周期缩短一半,效率激增二十倍
在农业科技领域迎来重大突破。九月二十六日,浙江大学联合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及北京大蚯蚓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推出了一款名为“AI育种家”的智能育种平台。这一系统依托棉花全基因组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算法,实现了育种流程的“一站式”智能化操作,显著提升了育种效率,将传统需要六至八年才能完成的棉花育种周期大幅缩短至
-
西大附中悦来校办首届科技节 学生沉浸体验AI与无人机
一、科技展演启幕,多元活动赋能9月24日,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渝北悦来实验学校首届校园科技节正式启动。活动以“科技赋能教育,创新点亮未来”为主线,在学术报告厅及校园多个区域同步展开。现场设置了特斯拉智能汽车、巡检机器人、低空经济应用、无人机足球竞赛等30项科技互动项目,学生可亲手操控无人机、参与AI体育体验,在